后羿的故事流传开来,传到第一代时,会有孩子问道。
“爷爷、爷爷,听说我们这里有个大英雄叫后羿,他是怎样的人?”
老人回答道。
“后羿非常了不起,当时民不聊生,旱灾严重,后羿射杀了九婴,解除了旱灾。”
孩子又问。
“爷爷爷爷,什么是九婴呀?”
老人说。
“九婴是火神。”
孩子想象着火神的形象,认为它们就像一团团火焰一样。
几代人过后,又有孩子问已年迈的人。
“爷爷、爷爷,听说九婴非常厉害,就像火一样,到底是怎么回事?九婴是什么?”
老人告诉他们。
“九婴拥有九个头颅,非常强大。”
孩子问道。
“那九个头颅是什么样子的?”
老人回答。
“九个头颅就像火神的头颅一样,就像小火球一样。”
孩子惊叹道。
“好厉害的样子。”
再过了几十年,另一个孩子问。
“那这些火球有多大?”
老人鼓励他思考。
“孩子,想想吧,它们能晒干大片土地,禾苗都枯萎了,这些火神的头颅得有多大呢?”
孩子想了想回答道。
“像太阳一样大吗?”
老人笑着点头。
几世纪之后,有人会说。
“你们知道吗,后羿有多厉害?他射下了九个太阳,现在天上只剩下一个。”
孩子们惊讶地问。
“天上只有一个太阳?”
老人解释说。
“以前,天上突然多出了九个太阳,总共有十个太阳,晒得人们无法生存。这时,有位英雄出现了,他就是后羿,射下了其中九个,只留下一个,解除了干旱,人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当然。
作为上古中大名鼎鼎的神射手大英雄,除了射太阳,其中嫦娥的故事也和他有关。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后世是一个非常唯美的爱情故事:
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之药,委托给姮娥保管。
有一日,小偷蒙面前来窃取此药,但被嫦娥发现并阻止。
在无计可施之下,姮娥只得选择吞下不死之药升上天空。
她不舍得离开后羿留在月宫中,寂寥的广寒之地,让她感到孤独与失落,无法继续留在那里,于是她督促吴刚砍伐桂树,玉兔捣制药物,希望能够再次获得飞升的机会,与后羿相聚。”
另一版本的故事则源自于洛水流域的干旱。
洛水流域属于炎帝部落,该部落的族长有一女子名叫宓妃,后世也称为洛神,宓妃成为嫦娥传说的原型,后羿射死九婴后,人们认为干旱解除是因为一个英雄的到来,这个英雄就是后羿。
嫦娥听闻后羿的名字后对他产生向往之情,但已许配他人,嫦娥仍渴望与后羿相见,洛水流域有许多桂树,这是嫦娥和后羿初次相遇的地方,被称为“桂树之恋”,嫦娥和后羿一见钟情,并共度余生。
但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
陈赶超来到上古之后才愕然地发现,很多事情还真是离谱妈妈给离谱开门,简直离谱到家了!
后羿杀死了九婴和火神毕方的后代,按照当时的规矩,这样的行为会招致神族的报复!
后羿不想死,于是寻求西王母的原谅,以获得不死之药,这种药并非让人长生不死,而是保命之物!
后羿当下率领着几名随从启程,历经两年多的旅途,终于抵达了日月山,大概也就是青海。
在这里后羿受到了西王母亲自的热情款待,西王母带领他游览了青海湖,还邀请他品尝了兰州的白粉桃,也就是神话故事中蟠桃园的原型。
后羿原本以为这一次来非得脱层皮不可,却没想到想到西王母非但没有责怪他,反倒是宽慰他让他回去,说他没有罪过。
后羿回到部落后,向族人宣布他已从西王母那里获得了不死之药,表示西王母已经同意免除他的死罪,这消息让大家欢欣鼓舞,尤其是嫦娥。
后羿是一个虚荣心强的人,嫦娥问及他的旅途过程怎样惊险刺激,这种关心毫无疑问增加了后羿的虚荣心,让他添加了一些虚构的元素,他形容西王母的美丽、日月山的壮丽以及那里的美味蟠桃,令嫦娥既喜又羡慕,嫦娥好奇心被勾引起来,自然也想去见一见西王母和那些神奇美景。
对于嫦娥的请求,后羿自然是拒绝的。
不然嫦娥真的去一趟昆仑山,岂不是所有的一切都穿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