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这罗胜怕是知道你的态度了吧?”
“嗯,就看他的领悟吧。若他们能继续奉公守法,便让他们做个富家翁。”
“他们这一代还好些,就怕那些孩子,会难约束一些。”
琼英的话,也是潘小安担心的问题。
没有人喜欢吃苦。但不吃苦和浮华,是两个概念。
若是这样发展下去,靠着这些年轻人,安国该如何征讨四方?
潘小安庆幸,自己早一点下来走了走,看了看。及早发现问题,还有补救的余地。
这一日,他们走到蛟龙县。
潘小安与琼英,又聊起梁山军。
当日,杨志带着大军,进攻东夷府,声势浩大,锐不可当。
咱们好几个郡县,都被他占领。那时候的梁山,声威鼎盛,谁敢与之匹敌呢?
“那你是怎么打败他们的呢?”
潘小安指指路边的房屋和土地。“琼英,百姓的力量是强大的。
梁山军能利用百姓,我们当然也能利用。且我们是正义的一方,梁山军当然会败。”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琼英不可置信。
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简单。唯一困难的是,兑现承诺。
但像这种事,潘小安不愿与琼英多说。
“官人,那你说,还有百姓愿意跟随梁山军吗?”
潘小安看向西北。“会的”
宋江多年做吏,最知道百姓的需求。他向京兆府进军时,就已经琢磨出办法。
沿途攻取乡郡时,他就打出口号:跟着梁山有衣穿,跟着宋江有馍吃。
就是这样直白,偏偏最管用。
等到了京兆府城下,宋江的人马,又到了二十万。
被这样一群人围城,试问谁不害怕?
京兆府安抚使范致虚,登城远眺。看到人乌泱乌泱的不见头,忍不住叹息。
“诸位将领,咱们该如何突围?”
左右无人应答。“谁能突围?突围去哪?”
京兆府被围困的消息,传到汴梁城。
钦宗皇帝又发起脾气。
这年轻的帝王,深刻理解到他父皇的痛苦。
他看着满朝文武。“诸位爱卿,如何退敌?”
李纲出来奏曰:“陛下,梁山军虽有二十万,也不过是乌合之众。
当务之急,咱们还是要构筑北方防线,防止金国人侵袭。”
钦宗皇帝对于李纲的建议,明显不满。“金国人已经退回燕州府,这一路不用你来操心。
现在,只谈如何剿灭梁山军的事情。”
李纲还是坚持,让京兆府自救。他反对出兵解围京兆府。
“陛下,京兆府城高池深,粮草充足。便是被敌人围困上一年半载,也不会有大危险。
反倒是梁山军,拥有如此多人马,他们去哪里征粮供应呢?
一旦没有粮草供给,这些乌合之众就会分崩离析。
到那时,才是咱们反击的最好时机。”
钦宗皇帝见其他人没有说话,也只能暂时认同了这个方案。
喜欢大宋小农民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宋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