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降价,乡亲们的鱼就卖不上好价钱,到时候吃亏的还是自己人。
不过杨殿城脑瓜灵活,很快就想出一个新方法。
杨殿城找到县城一家酒楼,讲明自己是一名渔民,有许多新鲜又大的鱼,美味可口,价格合理,想卖给酒楼。
酒楼每天都要做许多菜,凡是来这里吃饭的客人,鸡鸭鱼肉是必点的菜,鱼的消耗量也很大。
不过酒楼里有固定的供鱼商,他们并不缺鱼。
杨殿城拿着鱼到酒楼里,亲自找掌柜谈,愿意价格低些,只求能长期供货,卖一个新鲜。
酒楼的掌柜看到新鲜的鱼,十分高兴,又与杨殿城谈好价格,双方可以长期供货。
在这个酒楼,一次性卖掉二十余斤,比跑来跑去省事很多。
因为卖给酒楼的鱼属于直销,不走市场,价格低些也不会影响乡亲们的价格,所以杨殿城还是降价处理了。
总比扔掉浪费强吧?
然后,按照这个方法,杨殿城把县里能叫上名字的酒楼以及卖热菜的饭馆都跑遍了,与他们谈好可以长期提供新鲜的鱼。
其实,不用跑全城,只跑五六家,杨殿城的鱼就卖完了。
但杨殿城还是跑了全城,寻找潜在客源,不为自己,而是为大家,为打鱼队的村民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