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班的欢腾 (第3/4页)
幺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的是山里飞来了金凤凰,何其有幸呐!”
大家都跟着“何其有幸”地夸。
孙希希笑了:“你们这文化学得不错嘛,连‘何其有幸’都会说了。”
大家乐了,笑道:“那不是多亏了你吗?”
妇女们白天要跟男人们一块儿下地劳作,晚上要做家务,伺候一大家子人,夜里还得点灯搞副业,比如纺织之类的。
那可比男人辛苦多了。
好些人往往无法坚持扫盲班的学习。
而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在别的妇女通过扫盲班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网络,获得外部支持时,这些没参与学习的妇女就像一叶孤舟,漂泊在婚姻里被夫家轻易拿捏。
于是孙希希成立纺织班时,特意跟林素珍交待,不参与学习不准入班。
当时好些妇女听到这条件,就直接放弃了。
但也有部分脑子好使的,回家跟家里人说:“进去了,可不就等同吃官饭了?你想啊,没活路妇联给你找,卖什么价也妇联帮你谈,根本不愁东西卖不出去,还不用抛头露脸!”
这个时期的农村人还是很看重“官饭”的。
觉得那是光耀门楣的事。
这一小拨妇女也就光明正大地在家人支持下去扫盲班学习,不再管家务了。
后头孙希希卖掉青花瓷布,给所有人都分了钱,她们不做家务就更心安理得了。
年轻姑娘田小宁乐滋滋地说:“上回的青花瓷布,咱不是一人分了五块钱吗?我全换成精白米背回去了。”
“昨晚,我妈吃着我换的米还在感慨呢,说以前就是地主都没法儿顿顿吃白米饭!还夸我‘咱闺女出息了,吃上官饭,比地主还强了’,乐死我了!”
还真是这样。
解放前,本地一位坐拥300亩地的地主,按旧政府的“三七五减租令”,也就是按一亩地年收获量的37.5%向佃户收租,丰收年也不过能收2万斤粮的租子。
但这地主家里四房人,每房只分得到5000斤粮。这粮还得脱壳,当时人工脱壳率为60%+,也就是说,脱完壳每房还剩3000斤粮左右。
就这,脱出来的还只是糙米。
要再脱成精白米,那每房就只剩2500斤粮和500斤糠……
而当时的盐比米要贵很多,解放前夕1担糙米只能换8.8斤盐。
为了要腌菜、腌肉,还有日常食用,每房又起码得花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