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回屋换了衣服,顺道去了一趟田家,交代了田家兄弟继续挖坑烧泥,然后才慢悠悠的进城,直接去找中人。
“你也别看我是个女子就来蒙骗我,我虽然是个女子,但我世代都在京城里,这京城什么地段繁华,什么地段的房子多少钱,我心里也有数。”
见了中人,夏芝芝就先提出自己的要求条件,要三层小楼,地段最好是在繁华地段,实在是没有的,也可以稍微换一下。
之前她在京城溜达的那一圈也不是白白溜达的,各处的物价,她是真的对比过。京城这地方,她几个世界都去过,只要是平和年间,基本上这物价,哪怕是朝代不同,也不会相差太多。
中人点了几个房子,说了价钱,夏芝芝心里对比一下,知道中人并不曾捣鬼,就应下来先去看看。
一个是在闹市区,街道对面也有酒楼,两家酒楼打擂台,对面这家是干不下去了,所以才要将店铺给租出去,原本的东家不干了。若是这一套呢,东西都是齐全的,不管是厨房的还是大堂的,家具都可以附赠在里面。
当然了,租金也不便宜,一个月得十两银子。若是买呢,需得三百两,夏芝芝手里的那点儿银子肯定是够的,但除了买酒楼,她还打算买个小院子,还打算置办开酒楼要用的东西,也不能可着这钱全买了酒楼。
再换一个地方,这地方不算很繁华,但周边消费也不是很高,就那种比较普通的小饭馆,还有布庄之类的。也是三层楼,原本是开了小茶馆的,后来小茶馆的老板也回老家了,就忍痛出售。
要价二百两。
让夏芝芝很满意的是,这茶馆后面带个小院子,若是连带院子一起买,打包下来总共是四百两银子。
既然看中了,那就掏钱,夏芝芝干脆的很,立马就转头问道:“现下那房主可以来签契约吗?”
倒是中人没想到会这么快,怔愣了一下才连忙点头:“你稍等,我这就问去。”
中人让夏芝芝先在这里等着,他自己则是去喊房主。房主住的离这里不算远,另有别处小院子,那地方不打算卖,只打算租出去,毕竟京城这地方,卖好卖,可买,就不一定好买了。
留着日后儿孙指不定还能用得到,租出去也不怕白白放坏了屋子。
夏芝芝干脆,那房主也就干脆,屋子里的东西一口气送给夏芝芝,包括十多张桌子,椅子凳子,小院子里的家具厨具。
两边签订契约,再去官府那边过红契,夏芝芝这边给中人费用,总共是二十两银子。黑的很,但是没办法,这可不是现代,信息时代,你上网就能查找数据,这古代,寻常人谁能拿到这些租房买卖的信息?得背靠衙门才行。有衙门这关系,人家也不怕会有赖账的,所以这中间费,自然也很高。
买好了铺子,夏芝芝还剩下一百多两银子,订制匾额,买食材,再买布置院子的东西,一天下来,就花剩下了一百两。
剩下的可不能随意乱花了,手里有银子,心里才能不慌。
夏芝芝收拾好,就请中人帮忙雇佣一个婆子,帮忙收拾厨房,她食材都买好了,干脆也不用挑选日子了,就直接打算明天开业,有人上门就做生意,没人上门就自己吃。
她这边着急用,中人那边就连夜给她找了个婆子过来——也是街坊邻居,想要找活儿干的。厨房里的事儿也会点儿,虽说做的不如何好吃,但手机麻利,也能帮得上忙。
一个月二两银子。
夏芝芝只看一眼就定下来了,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她都能用。若是实在是合不来,那回头辞掉了就成。
于是,夏记粥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业了。
为什么是粥铺呢,因为就这个最简单最省事儿了,一大锅粥熬出来放在火上,随时都有,不用反反复复,可以节省夏芝芝许多力气。
夏芝芝生意开业三天,就听说了一件儿大事儿,当朝公主看上了翰林院侍读何文秀,在宫里寻死觅活闹着要嫁给何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