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开心,不过会不会很麻烦?你事情又多,我怕你太累了。”
“不会!做菜都大同小异啦,没什么特别高深的技术,不会的照着菜谱一学也会了,无非就看你用不用心嘛。”
梅杨说:“看来你现在已经达到庖丁解牛的地步了。”
陈萍萍没听懂,疑惑道:“庖什么牛?啥意思?”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战国时期,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技术十分高超,他用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就像没有遇到一点障碍一样,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惊呆了,一个劲夸他厉害,厨师说:他做事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胜一筹,他刚开始宰牛时,因为不懂牛的构造,眼前放着一头庞大的牛,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而现在他已十分了解,闭着眼都可以把牛解剖了。”
“哇塞!这么厉害!”
“所以这个词也往往用来比喻一个人经过反复练习,已经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跟你现在做饭一样。”
“哈哈哈哈哈哈哈原来如此!又学到了一个新词。”
梅杨瞥了她一眼,“什么新词呀?!这是高中学过的,一看就知道你没有认真听讲。”
“嘻嘻。”
“吃饭吧。”
“好。”
吃完饭,梅杨去洗碗拖地,陈萍萍躺在沙发上修图,把今天的饭菜发到朋友圈和微博上,又引来一片赞。
底下纷纷评论:
“看上去好好吃啊!!!”
“是你自己做的吗?”
“好厉害!不愧是陈大厨!!!”
“给我留一口,谢谢。”
“下次我也要吃这个!”
把她乐得哈哈大笑,成就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