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婶冷着脸,“你就知道吃,婶子家除了两闺女还有俩儿子呢,要不,你替婶子寻思寻思,看哪家的姑娘适合娶进门的?”
姜大婶说着,眼光直往木白莲那么瞅,从那天枣儿家的事后,村里就流传着木白莲是京城高官之女,但凡家里有还未娶亲的成亲的,心里都算计着这茬呢。
夏李氏心里也这么想过,木白莲在自己家住了这么些日子,处事为人那都是没话说的,而且她对夏冬儿好,对夏彤也好,将来也不愁她会对自己不孝顺,木白莲也有自己的院子,她算计着,若是成了,将来她和春生就在新房子里住,自己和夏彤在老院,日子过的也是再舒心不过了。
所以,打从前几天开始,她心里就记着这事呢,今天又听姜大婶这么一说,怎么可能听不明白她话里的话?当即,她笑着说道:“她姜婶子,咱村里的好闺女可多了是了,你跟前儿素月不就是一个吗?”
“哎呀,你们说你们的吧,怎么又扯到我了?”正帮夏冬儿洗菜的素月顿时脸红一片,娇嗔的叫了声就跑出了厨房。
“呵呵……”
这又引来一阵笑,夏李氏却继续说道:“素月这闺女可是在咱眼皮下长大的,人老实,又乖巧又懂事,而且年纪和你家姜成差不多,合适。”
“素月确实是个好闺女,跟你家春生也差不厘呢。”素月再好,也只是个借口,她想说的,是木白莲。
空闲时姜大婶常和夏李氏一起做针线聊大天的,夏李氏这么说,姜大婶立刻就明白了,她这是也惦记着木白莲呢。两人都说素月好,又都说跟对方的儿子更合适,于是就这么杠上了。
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有时候不是只能用在后宫,在这山野乡村也是存在的。
“行了行了,看你们俩吧,既然素月那么好,怎么都还往人家家里推?要我说啊,素月是好,就你们那俩儿子,都配不上她呢。”夏冬儿一句话堵的两人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明白其中的意味,她哭笑不得的说着,“我和素月从小一起长大的,素月跟木白莲都是我妹子,我看我这俩妹子都挺有福气,要找人家啊,至少也得找个会念书识字的。”
说这话,就是让大家都消停了对木白莲的惦记,别以为她看不出,这在厨房里围着的几个老婆子,嘴上说的是素月,心里却都打着木白莲的主意。
“会念书识字有什么好的?”姜大婶嘀咕了一句,却也不再说什么了。
村里会念书的人很少,倒是也有几个是在邻村念书的,只是年纪都还小,而自己家的那俩,根本就是大字不识一斗的庄家汗,不过,春生也不识字,姜大婶撇了一眼夏李氏,别得意,我家没希望,你家估计也没戏。
夏李氏冷哼一声,见屋里人多,有些话也不好说,就忍了下来,反正木白莲也算是自己人,回来得了空她单独说也成。
木白莲一直都在一旁听着,说实话,大家都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她,都是什么用意,她心里明白的很!暗暗看了一眼,却见夏冬儿也正看着她,还小声的说着:“不用谢了,请叫我活雷锋。”
木白莲差点笑出声,心里想着,大家打她的主意,这还不就是你惹的吗?要是你没说我是从京城来的,哪里会成这样?
这时门外进来一妇人,接着之前的话题说道:“念书又什么不好的?村里就是识字的太少,要是多几个像傅家这么有本事的,村里想不富裕都难呢。”
是是是!念书有什么不好的?就是花银子这点不怎么好,要是不用花银子,谁家会忍心不让孩子去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