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质量的物体很容易因为引力凝聚成一个球形,这就是行星。 不过当行星质量大到一个临界值之后就会变成气态行星,因为巨大的引力会将行星本身压缩,而较轻的元素因为引力制造的大气压不够将其凝聚成固态就会到达行星表面成为浓厚的大气,从而形成一个高密度的金属核以及气态的外壳的形态。 严夏一开始幻想能制造出一个巨大的行星,这个行星超过理论岩石行星的极限,甚至质量可以达到恒星的十分之一。 每一个科幻爱好者应该都会有类似的想法,将生活的星球放大多少倍,陆地广阔无边。 不过经过el的计算,这个计划被无情的扔进了垃圾桶。 想要对抗该行星物质的巨大引力就需要消耗太多太多能源,完全是得不偿失,而且现阶段不可能实现。 大概率只有3级文明才有闲工夫制造这样的巨型超行星。 所以/星城的构造还是有些讲究的,将星城总体摊开,质量就可以均匀分布,这样就可以用极少的对抗力来制衡/星城本身的引力。 “所以还是打造一块陆地吧。”严夏亲自绘画了一张设计图。 设计图是三维图形,中心就是参宿七,而旁边则有一个和参宿七差不多大的陆地。 整个陆地是在设计图参宿七的正下方,也就是站在陆地上头顶正好是恒星,在陆地周围则是海洋,海洋的边缘用水坝封边,这些水坝开闸不是放水,而是将水制造成云通过风朝陆地运送。 “这不就是华国古代的天圆地方吗?”el看到图纸后觉得有些无语。 “感觉有些浪费。” “用于制造陆地的资源都够制造多少座星城了?” 严夏则觉得可行。 “橄榄枝文明的材料给了我启发,我们是否也可以开发出类似的材料分子,而主要成分是硅和碳,这样就可以快速的建造一块宇宙陆地了。” 严夏将其称之为“星陆”。 星陆本身并不是单纯的土块,而是一座巨型引力能装置。 联邦这些年在当初椘给的引力能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引力能技术“引力活塞”。 引力活塞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引力代替燃料不断的让活塞做功发电。 为了让活塞能受到恒星引力影响,该活塞的大小是300公里,巨大的活塞所产生的机械能通过齿轮的咬合不断分到更小的单位上,分出去数以百万计的小机械中发电。 该模式虽然对于引力的利用还是极为低下,但成本低啊,不用任何高级的材料,甚至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只占产生的能源的1不到,这比其他研究了很久的引力能技术看起来粗糙了不止一星半点,但发电量却要略胜一筹,高科技在引力能方面完败。 当然,也不全是为了这些。 引力活塞可以作为一个引力标准、度量,以此来完善星陆之后引力能源开发局的制度。 参宿七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让参宿四坍缩成黑洞,然后再研发出引力转电能的技术。 引力子已经发现,引力子在普朗克尺度下让闭弦变成开弦的技术联邦也有,但太耗能了。 引力和强力弱力不同,强力和弱力是维持原子、夸克的力,核聚变、核裂变都可以说成对这两种力的应用,但引力子的物理特性可前三种力完全不同,相互转换所使用的能源也更多,想要完成引力和电磁力的直接转换比在20世纪研究核聚变都还要难上100倍。 橄榄枝文明可能就掌握这样的技术,不然纯粹用引力机械发电所得到的能量杯水车薪,根本维持不了/星城这样的庞然大物运转,甚至连上面数千万亿生命的消耗都不够。 严夏想要在之后攻克这道难关,那么用黑洞作为引力能源的方案也可以得到实现。 “星陆计划可是要掠夺周围几十颗恒星和深空的所有资源才能完成,耗时似乎会有些久。” el其实对这个计划有些不感冒, 建造一些小的引力活塞在戴森云上,既能利用光热能又能利用引力能它不香吗? “巨物时代肯定会来临,联邦缺少制造巨物的技术,这也算是技术累积吧。”严夏说道。 “……” el不信这种鬼话。 这技术没什么含金量,模拟宇宙中就可以累积,用得着在现实中累积吗? el觉得严夏就是纯粹自己:()开局带ai流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