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娓又瞄了一眼保温袋上的餐厅名字“一二三餐私房小厨”,打算下次介绍给自己的同事们。
等于娓吃了小半碗海鲜粥,陈澈又递给她一双一次性手套,让她再尝尝面前的这些卤味。
于娓戴上一次性手套,纤细的魔抓开始伸向那些香味浓郁的卤味。
啃了一个鸭脖,一个鸭舌,一个鸡爪,满意地咂咂舌。
陈澈就坐在于娓的对面,一脸笑意看着她吃东西,时不时拿纸巾帮她擦拭唇角。
她吃不了太辣的东西,尤其肚子空的时候,喜欢吃一些清淡的,海鲜粥最合适不过。吃完清淡的,又会想唱一些口味重一些的,卤味刚好满足。
“卤味也好好吃。”于娓由衷感慨,“不像我之前买的卤味,闻着香吃着没味,这个就不一样,闻着香,吃着更香。”
“你喜欢就好。”
见陈澈一直没有动勺子,于娓朝他努努下巴:“你怎么都不吃呀?”
陈澈的面前也有一小碗海鲜粥,是从于娓的那碗里分过来的。他一直没有吃夜宵的习惯,也不是不能吃,只不过一直看着她吃,倒是觉得挺有意思。她吃到好吃的东西时,满足感完全写在脸上,甚至像个稚气未脱的孩童,眯起双眼朝人笑一笑,感叹着说:“好好吃哦。”
陈澈好像忽然就能理解为什么时下会流行吃播。
她小口小口啃着手里的鸭脖,像只护食的小龙猫。陈澈想起,他养过的一只小龙猫在吃花生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双小小手抱着一颗大大的花生,一双圆咕隆咚的大眼睛转啊转,腮帮子鼓鼓。
在这个时刻,他能够具象地感受到女孩子的美好。
又或许,是他喜欢的女孩子很美好。
无疑,食物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没有什么是一顿夜宵不能解决的。
陈澈随口问:“今天工作很忙?”
于娓啃着鸭脖,“唔”了一声:“今天直播间里有一百个品,什么床上用品啊,零食特产啊,个人护理啊,家庭清洁啊,女装啊,美妆啊,生活家电啊……乱七八糟一堆,让人手忙脚乱的。”
她一个直播运营助理,几乎要包揽整个直播间所有琐碎的工作。
“那可真是忙坏乖乖了。”
于娓忽然停下动作,抬眼看着陈澈,问他:“你刚才叫我什么?”
“我刚才叫你什么?”陈澈想想了想,“乖乖?”
就是这个称呼。
于娓的父母就一直是这样喊她的:“乖乖、乖乖”。
h城的方言和她从小生活长大所在的嘉城有着完全不同的方言,她在这个这里几乎没有听到别人这么称呼,乍一听,觉得非常亲切,又别扭。
这是他们家乡对喜欢的人的一种亲昵称呼,当然,有时候也会这样称呼小孩。
于娓后知后觉地想起,陈澈和她好像是半个老乡。
“我记得你说过,你妈是嘉城人?”
“嗯。”
“嘉城哪里哒?”
陈澈说了一个具体的地名。
于娓听后就差拍大腿:“那就是我家乡啊!我从小就在那里长大,没准我还在大街上见过你妈呢。”
“是吗。”陈澈脸上还是一贯的平静,低头,舀了一小勺海鲜粥放入口中。
于娓意识到气氛有点不对劲,认真回忆了回忆,问陈澈:“你,是不是以前跟我说过啊?”
陈澈点头:“嗯。”
“抱歉啊,我给忘了。”
“会忘很正常。”陈澈总是那样善解人意,“我们本来就没有太多交集。”
于娓心说也是:“那你现在会经常回嘉城吗?”
“不经常。”
“我也是。”于娓叹气,“工作之后,我每年也就过年回去一趟。我妈现在就老催着我回去,说小县城也挺好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是我不想回去,我就想待在大城市里。”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
“对,这机遇更多,发展空间更大,人们的思想和认识面也广。我特别讨厌小地方总是围绕着结婚生子这点事喋喋不休,好像一个人除了繁衍后代就没有其他意义了。”
陈澈一脸赞同地点点头,仿佛和于娓划入同一阵营。
于娓说:“小地方很多像我这个年纪的人都结婚生子了,有些还拼二胎了。对了,你爸妈会催你结婚吗?”
“几乎不会。”
“那也太棒了吧!”
于娓问完这个问题之后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说那么多,这也是别人的隐私。她不再多问他什么,他也非常有分寸地没有探究太多。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需要一些分寸感的,在这点上陈澈拿捏得很到位。
于娓继续啃着手边的卤味,渐渐地填饱了自己的肚子。口有点渴,还不等她起身,贴心的陈澈已经递上了一杯温水。
依旧还是那只彩色马克杯,杯里水七分满。
这情景莫名有点眼熟。
于娓接过水杯,低低道谢。
吃过宵夜,时针已经快要转向三点。
再过两个小时,h城就要迎来日出。
于娓看了弯腰收拾餐桌的陈澈,一整个晚上他忙前忙后的,这个时候如果赶他走,好像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她家还有一个次卧,也不是不能让他住一晚。
“那个……陈澈。”于娓很别扭地喊出他的名字,很难说是什么感觉,很生涩。
陈澈抬头:“嗯?”
于娓说:“次卧空着,你如果觉得回去麻烦的话,可以睡那儿。”
陈澈抽了张纸巾,缓缓擦拭修长的手指,他挺直了脊背站着,高大的身形后面是一盏落地灯,光线全被他遮挡,一道阴影落在于娓身上,仿佛要将她整个人包裹。
于娓想起,昨晚在玄关一隅,陈澈也是用高大的身影笼罩着她。
年轻的男人,身上携着淡淡的广藿香,仿佛暧昧时期的烟雾缭绕感,引人探究。
“如果我说,我想睡主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