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一百三十七章:知行学院

第一百三十七章:知行学院(2 / 2)

悟空竖起1根中指表示对他的鄙视。

苏定方道:“悟空越来越像人了呢。”

邹浩然无奈苦笑。

悟空这两年长大了不少,变的更聪明了,整日混迹在府里,的确越来越像人了,麻烦的是它更像是个进入青春期的中2少年,看谁都像是傻子。

包括他。

青春期的少年不好管啊!

言归正传,邹浩然和苏定方敲定了军训的方法和流程。

学生上午上课,先感受1下上课的氛围,毕竟都是没有基础的孩子,需要时间适应课堂。

下午军训,晚上集中在操场上听邹浩然讲大课。

所谓大课就是他在台上天南海北的胡侃,来增加学生们的见闻,不至于让学生感觉枯燥。

开学第1天,邹浩然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宣布知行学派正式在大唐扎根。

他没有给师生们讲什么大道理,只说跟着他学习,毕业之后能有稳定的收入,吃喝不愁。

对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而言,长篇大论没有用,能在学习知识和技能之后解决温饱才是他们最想要的,要等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才好进1步的引导。

出席开学典礼的冯盎、许敬宗、于志宁等人对他那种极度接地气的阐述学派理念的方式嗤之以鼻,只当他是心血来潮,办个学校堂玩玩而已。

邹浩然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他需要的不是立言立德的崇高逼格,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规范人的行为德行,那是儒道佛3家的事情,他教的是技能,是方法论,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出发点不同,大家不在1个次元,没有什么可比性。

至少在知行学派发展的初期是这样的......

李承乾暂时不回去,于志宁、李德謇等人也不好留下太子独自回长安。

于是于志宁、李德謇也成了学院的老师,教授学生传统文化课程。

马周和魏叔玉要回去的。

集团在长安的事务积压了很多,需要他回去处理。

魏叔玉将自己这段时间在岭南的见闻整理记录下来,要回去汇报给魏征。

李承乾几人不能总在外浪荡,邹浩然为图省心,把他们塞进了学校上课。

房遗爱、程处默和李震在海上颠簸了两个月,受够了苦,1听说可以下船去读书,表现得比李承乾积极多了。

3月中旬,马周和魏叔玉跟着北上的商船离开了。

学校开始正式教学,邹浩然忙碌的很,晚上要给学生们讲课,白天还要实验橡胶的加工、整理资料,免不得冷落了李丽淑。

李丽淑整天在家觉得没意思,主动到学校帮忙讲课。

她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很受学生们欢迎。

邹浩然为了给她找些事情做,不至于无聊,特意从冯家和当地的1些山民家中招收了两个班5十个女学生让她带。

学生们绝大多数都是苦出身,学校的生活虽然很苦,但比他们在家时好多了,军训不过十多天,便基本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不过他们是0基础,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教学的进度不尽如人意。

邹浩然并没有苛责学生们,等基础打好,教学进度自然能跟上,这点耐心他还是有的。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便到了4月中旬。

去年出海的船队顺着季风归来。

船队的规模并不大,但是带回来的货物价值很高,仅仅是香料便带来了整整5船,其他的商船上还带着不少南洋、天竺和波斯的特产。

船队带回来的商品价值不菲,粗略估算1下,这1次的海贸收入不低于十万贯。

虽然每家分到的利润不多,但是他们都看到了海贸的巨大潜力。

冯盎立即加大了对船厂的投入。

邹浩然看过船队带回来的货物之后,想起1件被他忽略掉的很重要的事情。

香料!

这时候的香料产地主要是天竺和南洋的香料群岛,香料群岛掌握在波斯商人手里,他们联合天竺的香料商人垄断了整个欧亚非的香料贸易,把原产地几乎是白捡的香料卖到了金子的价格,从大唐及各国吸取了巨量的财富。

以前大唐和其他国家不知道那些香料来自哪里,自然只能任凭香料商人狮子大开口。

可邹浩然知道那些香料的原产地啊!

与其让天竺和波斯的香料商人从大唐掠夺巨量的财富,不如他们吃下这块市场。

香料的利润之大是后世的人难以想象的。

1两胡椒1两金,1斤豆蔻1斤银。

在这个时代,香料是比金银更坚挺,更具价值的硬通货。

踢掉中间商超额的利润就是自己的!

可是这时代没有卫星定位,没有详细的航线图,资料库里的航线图隔着1千多年的时光,有多少准确性很难说,不能拿来就用,需要派船实地去勘测1番,以确保找到安全的航线。

邹浩然找老冯商量了1下,决定先派人去探探路,确定1下香料群岛的情况再说。

4月底的时候,李供奉在新州设立武道司衙门之后便回了长安。

大唐还有大量的武者游离在武道司的管辖之外,他很忙的。

邹浩然顺理成章的成了岭南道武道司的负责人。

但他才懒得管武道司衙门的事情,李供奉刚走没几天,他就把衙门的事情交给皇甫思南和洛廖负责。

没办法,留在岭南的武道司成员他只认识这两个人。

船队带来的收益刺激到了很多人,他们找到邹浩然和冯盎,希望尽快组织第2批的海贸船队,趁季风合适的时候再次开展海贸。

利益动人心,这次他们发动关系,将江淮、泉州等地的海船调过来很多。

这些船只大多很小,并不太适合远航,邹浩然想等风帆商船多下水几艘之后再开展贸易,可他耐不住其他人纠缠,答应尽快筹备。

这次的船只数量达到了5十2艘,可以将新州的库存货物运出大半了。

具体的航线交给冯家船队有经验的人去做计划,邹浩然并不需要操太多心。

5月时,新州工业区的工厂6续完工。

之所以新州工业区的建设如此快,有两个原因。

1是工业区的大部分工厂是在原来的工坊基础上扩建升级而来,建设的工程量不大。

2是因为新州这边的水力情况太好了,紧邻大河,雨水丰沛,不用像长安的工业区那样修建储水的水库,只需要挖掘水道就好,工程量和施工难度与大唐第1工业产业园区不是1个级别。

6月初,工业区的设备升级安装完成,6续投入生产。

学院的军训结束,教学步入正轨。

邹浩然对那些橡胶块的研究取得了1些进展。

经过简单硫化之后,那些橡胶块的塑形问题得到解决。

他立刻让匠人做了1批橡胶闭气环给贞观1号步枪换上。

有了更好的闭气环,步枪漏气的情况改善了不少,射程比原型枪还要远1些了。

苏定方很满意改进后的步枪。

不过邹浩然却不太满意。

学院教学走上正轨,他有时间去忙新军工厂的项目。

既然要做武器生产,又有了更好的材料,他决定继续改进贞观1号步枪。

军工厂厂址选在了新州折冲府大营和岭南水师营地的中间。

新建的厂子里并没有设置水力机床需要的专门水道。

邹浩然对水力机床的精度和效率很不满意,用来生产民用品还可以,但是军工产品不能只追求产量,质量更加重要。

得到橡胶之后,搓出蒸汽机不算太难,只是大量生产蒸汽机比较困难而已,不过搓几台给军工厂用,难度不大。

水力机床的动力不稳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和效率,换上蒸汽动力之后,情况应该能改善不少,也好方便制造更精密些的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