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修好路很简单,无非有3个要点。”
“第1,要有钱有技术,民部不缺钱,工部不缺技术,在下就不说了。”
“第2,要懂得合理利用资源,修路修路,重点不在路本身,而在修的路能带来什么,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诸位要是有兴趣,可以去问问许学士和李学士,问问越王和王洛也可以,他们都深度参与了岭南的道路交通网的建设工程,具体的操作细节比我更清楚。”
“第3点比较重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和如何让修路变成1项惠民工程。先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是我对戴尚书有什么意见,而是民部从1开始就做错了,路要怎么修,要花多少钱,用工、采购原料、施工标准、各项调度等均是专业性很强的事情,民部直接交给工部的专业的人去做便好,和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人去讨论有什么用?他们懂修路还是懂施工架桥?什么都不懂就敢张嘴掺和朝廷的筑路工程,难道不觉得滑稽吗?要是把修路相关的事情交到工部,这会儿长安东进的水泥路应该已经到赵州了才对,何至于连1个可行的方案都拿不出来?”
“最后是如何让修路变成1项惠民工程,这个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朝廷改徭役为雇佣,百姓到工地上修路,朝廷给发工钱,如今大唐很多地方粮食过剩,百姓需要的不再是粮食,而是可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铜钱。以前那种只让人干活不给钱的徭役方式不适合如今大规模的道路修建。别觉得在下是胡言乱语,按照岭南的筑路经验看,雇佣百姓修路的效率要比劳役高得多,为了拿到更高的报酬,修路的人不会磨洋工,也不会糊弄事,修出来的路质量有保障,修的也快。”
“都别那么看在下,在下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相信我,雇工修路,花点钱,真的花不了多少,效果绝对比强迫百姓服徭役好得多。”
“言尽于此,诸位自行思量吧!”
邹浩然说完就要去逮兔子,被戴胄和魏征拦下。
魏征道:“为何老夫上次来岭南时你没有给修路的人发工钱?”
邹浩然嗤笑1声:“呵呵,你还有脸问?你上次来根本就没有真的深入去了解那些修路的百姓,知道大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你吗?”
魏征冷声道:“老夫1心为民,容不得你污蔑!”
邹浩然摇摇头,懒得再搭理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家伙。
戴胄在魏征耳旁劝解了两句,魏征气哼哼的坐到路边的排水沟边上生闷气去了。
李2见魏征被怼的没脾气,龙颜大悦,迈着大步去路旁不远的1处鱼汤查看去了。
戴胄没跟去,而是跟着邹浩然牵着狗进了不远处的果园。
邹浩然知道他想问什么,直接了当道:“雇工花的钱可以从路两边的附属设施出,做好了,民部实际上1文工钱都不用付,说不定还有的赚。”
“当然,如果民部没信心,我可以让岭南道路建设集团参与,与民部合作修建那条水泥路,最多十年收回成本,怎么样,敢不敢?”
戴胄摇头。
朝廷也要面子的啊!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让岭南开发集团参与,皇帝要他们这些人还有什么用?
“慎行,此事非老夫1人之事,也非你1家之事,岂能私相授受?”
“戴公,这话说的我就不爱听了,合着我是好心当成驴肝肺,我就那么不懂事吗?”
“你有其他法子?方才陛下的反应你看到了,若是此番回去,水泥路之事再无进展,老夫头上的乌纱帽怕是保不住了。”
“这个简单,回去之后您老去找太子,太子是咱集团的大股东,从集团调些能做事的人到工部,您和工部的武尚书好好聊聊,左右都是自己人,您把事情办好了,集团得了实惠,里子面子全有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太子殿下?这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太子殿下为父分忧,当为佳话,为国效力,当为楷模,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想来陛下会体谅的。”
“慎行便如此看好太子殿下吗?”
“我教出来弟子,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