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回到明朝当纨绔 > 第二百零六章冯铨

第二百零六章冯铨(1 / 2)

“清廷把我们看做是来进贡的属国,我等誓死不辱。”这个左懋第把吴达海当成汉人了,一见面就急切的嚷道。他根本不知道,吴达海实际上是满人,这个名字,是汉语音译过来的。所以听不懂他说些什么。

双方正愕然的时候,吴达海身后闪出一个大白脸的官员,嘴角带着无耻的邪笑,冲着左懋第一拱手:“左公,别来无恙呼!”

左懋第一看顿时气冲顶门,厉声道:“冯铨,你还有脸见我大明官吏?”

冯铨大约五十岁上下的年纪,以前是阉党余孽,此人极端无耻,被当时的人评价为狐媚成奸,豺狼成性。

冯铨是魏忠贤的干儿子,东林党的杨涟、熊廷弼这些人都是他陷害而死,当时被誉为魏忠贤在外廷的头马。天启年间曾经位列内阁辅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算起来还是钱孙爱老爹的顶头上司。

崇祯上台之后,因为要清算阉党,拟定了一百二十九名魏忠贤的党羽,冯铨名列第二。也许是因为法不责众的关系,这些人没有被杀。崇祯只把他革职查办,贬为庶民,永不录用。同时被查的还有阮大铖。

多尔衮刚进北京就听说了他的大名,因为当时清廷缺少有文化有经验的官员,所以写信请他出山,冯铨二话没说就跑了来,成了满清入关之后投降的文臣之首,深得多尔衮的其中。

四个月前江南道御史吴达,给多尔衮上了一道奏折,把冯铨的老底给掀了出来,非要多尔衮修理他。

可是多尔衮认为冯铨率先拥护满人,不但没有罪反而有功,而且若是处分冯铨,就等于延续明末的党争,对刚成立的朝廷没有好处,所以就把奏折给压了下来,留中不发。

冯铨也知道多尔衮宠幸他,所以越发嚣张起来,和他的儿子一起贪污受贿,饮酒高会,为所欲为,有时候连满人都要让着他。

这次多尔衮明里是让吴达海出面接待明朝使团,实际上则是把这事儿托付给了冯铨。他知道吴达海干不了这事儿,而冯铨身为礼部尚书,干这事儿是行家里手,到时候糟蹋了明朝人,还让他们没话说。

冯铨满心里感激多尔衮对他的知遇之恩,汉奸当的劲儿劲儿的,这次是下定了决心,要为多尔衮干好这件事儿。

所以实际上左懋第先前的那些遭遇,都是他拟定的章程。他知道明朝人的软肋在哪里,如何做才能让他们暴跳如雷。

果然左懋第火了,一见面就指着他的鼻子嚷嚷起来。

冯铨也不着急,而是温和的一笑:“左大人的火气还是这么大,这也太不像个国家的特使了,你们皇上怎么用你这种人,嘿嘿!”

“哼,我们皇上,我们皇上,啊,我们皇上。”左懋第一声比一声大,最后说道:“冯大人误会了,我可不是什么特使,左某人只是个副使而已,特使另有其人,此人名叫钱孙爱,乃是大明朝当朝首辅,跟他老人家比起来,我又算得了什么。”

“钱孙爱,呃,没听说过。”冯铨心想,一定是个无名小卒。不过左懋第称呼他老人家,他误认为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头子呢。暗想,这也没什么难对付的。

“这位是刑部尚书吴达海大人,专门负责此次接待事宜。”吴达海也是多尔衮面前的宠臣,为了给他拍马屁,冯铨做了个很夸张的手势,将他隆重推出。

“吴大人。”左懋第很客气的说:“本官是大明朝兵部右侍郎,乃是本次出使的副使,有一件事情要请教吴大人?”

吴达海听了翻译,连连点头,然后跟旁边的翻译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顿。翻译随即说:“五大人说了,你先不要问问题,他倒是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你们这些明朝人既然是来出使的,为什么没有使者领队,而只得一个副使,是何道理?”

左懋第是个老实人,顿时无言以对。

倒是陈洪范比较机灵的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首辅大人在路上偶感风寒,不便下船,现在还在船上休息,改日必定会亲自拜会你们摄政王,这也不是你们这种级别的人应该问的,列为只要做好分内的事儿就行了。”

吴达海挑了挑眼眉,暗自佩服陈洪范言辞犀利,于是说道:“那么左大人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说出来。若是本官解决不了,一定代为转奏摄政王和皇上。”

左懋第说道:“大明朝乃是天朝大国,不是你们清朝的属国,这四夷馆不是我们应该住的地方,请另外换个地方给我们住。”

冯铨知道吴达海无法应付,笑了笑抢在前面说道:“左大人说笑话了,俗话说得好客随主便,你们明朝人到我们大清朝来做客,自然要听我们的安排,至于住在哪里这些只不过都是末枝小节,你又何必斤斤计较呢。”

“岂有此理,枉你饱读诗书,难道连这点道理也不懂。四夷馆乃是招待属国的所谓,大明朝的官员如何能住。”

“大明朝已经亡国了,如何不能住。”

“岂有此理,大明朝几时亡国了,难道你不知道弘光皇帝已经在南京继承了皇位,乃是大明朝正统,亡国之说,从何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