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随着这件事的暴露,那就表示着另外一个问题,在摆擂台的附近周围一定潜藏着一定数量的小偷团伙。
至于团伙的人数数量,按照爷爷的说法是,人数不一,最少是两人,最多不会超过六人,因为人多不仅引起当地部门的注意,甚至于增加暴露行踪的可能性,这恐怕也不会是他们所希望发生的事情。
而这些,也只仅仅是普通小偷团伙当中选择老大的方式,并非是用“斗毒擂”的方式选举。
如果说一个团伙当中,真正用斗毒擂的方式选举,那么就足以说明两个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这个团伙的人数众多。
其二就是这股团伙当中分为两派,一派为正,一派为负,两派同时因为争夺团队的老大而相互斗技,那么他们所采取的方式通常都是现在这样的方式举行的。
想通了这一点,我眉头微皱,隐隐约约觉得这里面的事情不简单。
此时我没有再继续想下去,而是望着不远处的擂台上,发现这个时候的斗技人员已经进行了更改,开始了新一轮的比试。
我仔细看了看双方比赛的人员,一名男子高大威猛,另外一名男子却是瘦弱排骨,完全彰显了两方不一样的气质和特色。
伴随着两人的上台,站在中间的裁判开始又一遍宣读这次偷技比试的规则,他里面所说的部分规则,我现在脑海中依旧还是能够回想起来的。
其实“斗毒擂”说白了,还是和偷技有关系的,只不过,这次的偷技上面则是带着毒,而这种毒,只是普通的迷药而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副作用,也不会伤害任何人的身体。
我看着擂台上裁判的宣读,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关于这斗毒擂的其他相关的信息。
猛然间,一道亮光瞬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似乎已经想起当初爷爷对我说过的一些关于这方面的隐晦事情。
其中一条就是关于这“斗毒擂”相关事情的,也就是说,头斗擂一般是出自于古时候当中的比武擂台方式演变而来的。
按照当时的情形是,通过斗偷擂的方式选举当时团伙当中的老大,也就是带头者。
尔后又在这斗偷擂的基础上逐渐改良成为“斗毒擂”。
至于这斗毒擂的起源爷爷并没有和我说起过,只是按照当时的书本上的记载是大概起源于唐朝时期。
虽然唐朝时期小偷这个行当并没有达到鼎盛时期,但也拥有着大批量得小偷行当内人员。
直到唐末后期,各种战乱纷飞,那些混迹于小偷行当内的各种小偷们,无论是市井小偷,还是盗墓小偷,甚至于其他类别的小偷全部一拥而起。
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当时的偷技者们才会从最基础的“斗偷擂”的方式演变为“斗毒擂”。
只是,按照爷爷的说法,当时的斗毒擂和今天的斗毒擂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现在这个社会之下,还是有不少的小偷从业者,甚至于在公交车上、车站、乃至于各种地方都会出现不同的小偷,有的单人出现,有的团伙出现。
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些流窜在外的小偷团伙,而这些团伙因为组织不够严密,很零散,所以才会有了现在这样选举老大的出现。
只是……
此时的我和杨晓晓一样看着下面擂台上已经开始的比赛,我心里越来越觉得奇怪,因为我总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今天遇到的“斗毒擂”很不普通。
“在想什么?”
也就在这时,我的耳边赫然间想起呼口的声音,顿时把我吓了一大跳。
扭头看去,发现呼口正一脸笑吟吟得看着我,嘴里叼着点燃的香烟,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二流子。
不等我说话,旁边的杨晓晓笑道:“呼大哥,刚才的的比试你觉得怎么样呀?”
杨晓晓说道这里,还不忘冲着呼口眨眨眼,看样子是真的想听听呼口有什么想法没有。
同样的,我的目光也望向了呼口,还真别说,这小丫头的这句话还真问到我心坎里了。
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察觉到呼口不对劲儿,虽然心里面疑惑,但是我表面却不动声色,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开口询问他。
要知道,呼口可是王思海身边派来的人,而我因为宋芷玉简的事情,在王思海面前来看一旦谈及到这些问题注定是一个敏感话题。
而现如今自己真正的想法被杨晓晓给问了出来,这不得不让我觉得,这倒是一个深入了解呼口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