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向南,山脉层层叠叠,起伏跌宕,绵延万里之后,才逐渐趋于平缓。
原有的崇山峻岭不在,只留下远山轮廓与众多传说,取而代之的,是高低不同的丘陵,以及连绵起伏的林海。
越是往南,地势便越平坦,更适合人类落户安家,不少王朝、皇朝、甚至是帝国于此片大陆安邦。
于苍冥山脉以南万里之地,有一方圆千里的巨大平原,其幅员辽阔,水源充沛,聚集于此生存的人口众多。
此地农耕文明发达,物产富饶,促使商贸往来日渐繁盛,统治者凭借此一平原立足,不断向周边扩张,攻城掠地之下,占领了大片疆域。
如今国富民强,兵强马壮,所占有之疆域,纵与横之间,均达到了三千里,已然跃升皇朝之列,凌驾于周边众多王朝之上,成为了方圆数千里内,唯一的霸主。
平原中央五百里之地,乃是皇朝定原府所辖疆域,其间,一列极为雄伟的山脉,如神来之笔点缀,自西向东绵延三百里,天云皇朝京都——永定城,便坐落于山脉之中。
皇家之地,选址自然有其讲究之处,平原地带,雨季常有水患袭扰,自然非是理想之地。
定都于龙脉风水之间,于攻于守,皆不失为绝佳之地,尽享周边富饶物产,受万民供养,纳四方来贡,居高临下,以俯览之势指点江山,方能体现皇朝声威。
永定城座落于一处山脉平台之上,背靠卧龙山,占地足有三十里。
如此巨大的群山平台之地,又怎可能是自然而成,皇朝建立之初,先辈们不知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与财力,历经百余载,才将此一平台开辟而出。
数代国主励精图治,对外开疆拓土之余,更注重对皇城的修筑,百载时光流逝,而如今的永定城已然颇具规模,成为了皇朝的中枢之地。
高达三丈的厚重城墙环绕,东、南、西三座城门与外界官道相接,城墙之上,一列列皇城禁军面容肃穆,长枪杵地举目远眺,守望四方。
九横九纵十八条大街,将整个皇城分做无数区域,尤以中央两条长街最为宽阔,一条贯穿东西与城门相连,另一条北起皇宫正门,沿皇城中轴线延伸,直达南门所在。
两条长街垂直相交于皇城中央,街道两旁各大酒楼当街林立,一些颇具实力的商行,药材行,镖局错落其中,于此一区域出入的人群,大多都是拥有一定身份,或是家境殷实之辈。
实力稍有不及,而无法挤身主街者,则只能退居二线,将店铺开到了旁街之上。侧街区域虽不及主街气派,却也并非是清冷之地,相较有权有势之人,须知普通民众才是皇城之主流。
大街小巷人流如织,从另一角度来看,其繁华程度并不弱与皇城主街,络绎不绝的商客竞相奔走,同样有做不完的营生。
皇城,乃是天下物资聚集之地,自是无人不知,八方商客汇聚于此,各色商品皆有其各自所需之人群,柴米油盐如是,布匹铁具如是,形形色色的门店,但凡价廉物美,无不招引大量商贾,主动上门采买。
除去几条主街,以及一些戒严所在,散布各处的吆喝声、叫卖声可谓无处不在,所以整个永定城常年都充满着活力,被无尽繁华所笼罩。
天云皇宫位于皇城正北区域,背靠卧龙山,以坐北朝南之势睥睨天下,数丈宽的护城河环绕,高大红墙矗立,每隔丈许距离,便有一名皇城禁军手持长枪严阵以待,戒备森严,将闲杂人等阻挡在外。
大小殿宇有序矗立,金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皇家园林所独有的珍稀绿植映入眼底,给驻足观望之人带来无尽遐想。
秋高气爽,视力能够及远之时,于皇城内举目远眺,依稀可见亭台楼阁隐现,掩映于卧龙群山之间,不过其间究竟是何种情形,非皇亲国戚或是王公贵族,以及朝中二品以上大员,旁人根本无缘得以亲见。
一墙之隔却是两个世界,不知有多少自命不凡之人,挖空心思欲想进入其中。
儿郎士绅希望能够相遇伯乐,幸得赏识而挤身庙堂,以期平步青云;才女佳人则期许容貌才情出众,能得皇子皇孙看中,从此攀附权贵,同样也是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