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连续两次卦象,虽然与第一次不是完全相同,但其中一卦是水雷屯卦,另一卦却是泽水困卦。
后面这连续两卦,都是先天易数里面的大凶之卦,与另外两个凶卦一起,号称为“四大凶卦”。
“水雷屯卦”上坎下震,坎位为水、震兑为雷,水在雷上,是为浮云,暴雨从浮云,按照此卦象的显示来说,便是雷雨交加,风雷齐动,可谓环境艰难,而且暗合杨林此刻位于云梦泽所处的环境,不得不令杨林心惊。
但杨林乃是非常之人,他一声修道,都可以谓之逆天而行,多少次从不可能中杀出一条血路,杨林目光一闪,已经越过此卦象的昭示,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彩虹总在风雨后,虽然雷雨交加,然总有雨过天晴之时,关键却还要看自己能否坚持着渡过“雷雨”困境。
有了这样的心境,杨林再思及最后一卦,“泽水困卦”时,他同样也是极为平静。
修士修炼,原本就处处凶险,即便这一次云梦泽中险上加险,险阻重重,也不能阻止自己前进的道路。
可是就在杨林打算忘记凶卦的昭示,凝神静气,将心神放开,准备融入雷动八方亭,仔细感应亭子的玄妙,方便自己最终炼化此亭的时候,黑色龟壳和两枚铜钱,突然“轰轰轰”炸开。
雷动八方亭内,两枚铜钱在爆炸中化为碎片,黑色龟壳乃是无上灵宝,自然不会像那两枚普通的铜钱那样炸碎,可是这诡异的爆炸,令黑色龟壳表面泛起阵阵令人心悸的光芒。
“凶中藏凶,大凶之相!”
杨林原本平静下来的神色,再次大变。
这两枚铜钱,虽然比不上黑色龟壳那么玄奇,可也是当时姬流送给杨林的,由顶级的星陨之铁和苦海不朽木制作而成。
此刻却在卦象完成之后,自行炸裂,可见刚才那三卦,已经耗尽了铜钱里面的推衍之力,并且算卦的时候受到的压力极大,从而严重损伤了铜钱的结构,直接报废。
杨林看了看散落在面前的铜钱,他原本觉得,算卦一事,事不过三,三次之后,就不灵了。
可是铜钱破碎,此事太过蹊跷,杨林沉吟片刻,忽然目光一闪,生出无边逆天之意:
“我再算!”
“老夫一生修道,数万年来,所会的神通法术,数不胜数,玄极惊魂录虽然是我手中第一神通,但是我本人,却最为中意空灭归清道。”
曲刹悠悠道:“盖因为玄极惊魂录乃是先贤遗泽,被我偶然得之,然后在为师手中发扬光大,而空灭归清道,却是我独自创立而成,只是万年以来,我门下弟子数千,除了一人成功修炼至空灭归清道的第四个阶段,其余人全部失败。可惜的是,我那名弟子在晋升为化道尊者之后,闯荡长生大陆九大绝地之一的葬道坟场时陨落。数千弟子中,另有五人踏入尊者境界,然而却没有一人是修炼空灭归清道成功而突破成为大能尊者,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为师希望你能够成功。”
“弟子必定全力以赴。”江金霜脸上露出坚定之色,想了想,问道:“师傅,你能否告诉我,为何我的烈焰倾情道已经圆满了,却还有破绽,既然它有破绽,却为什么能够圆满呢?”
曲刹道:“五百年前,你是江紫雪。那时的你陨落于元阳宗落月崖,护魂玉佩承载着你的神魂回归,然后有了江白雨,但是你回归之时,你的神魂除了保留着对于烈焰倾情道的完整感悟,却还附带着一丝奇异的魔气和戾气。生死绝恋,人间惨事,心魔惴惴,怨气滔天,有戾气和魔气产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你的烈焰倾情道能够圆满,自然是因为你本就资质超群,而且脑海中关于杨林这个炉鼎的认知是,他已经死去。我原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心中因烈焰倾情道而产生的那一丝戾气和魔气会渐渐的消散,即使没有消散,也会随着你修炼幻影无情道和太上忘情道,而被释放,并且最终化为乌有。这一切原本都在我的计算之中,但是凡事必有例外,炉鼎杨林未死,竟然导致你心中的那一丝因为烈焰倾情道而产生的戾气和默契,始终无法消除。圆满是因为你天资绝顶,道心通明,应该圆满;破绽则因为炉鼎未死,如果你永远没有再得到一丝杨林的消息,这破绽也不是破绽,但是杨林却以逆天之势崛起于东古神地,你的圆满中便自然而然的产生出一丝破绽。就如同湖水平静入境,可是微风起时,水面便有了涟漪褶皱。”
江金霜听了后,眼中有迷惘之色,一闪而过,喃喃道:“只是我不但已经历幻影无情之境,现在太上忘情道也修炼到了极高的境界,如果还有情,那也是天道之自然情,而与修士之人欲情无关了。师傅,这破绽,总觉得不是简单的有情无情深情忘情的分别,我辈修士修道,可以无情,可以忘情,却不能没有一份感动存身,修道破道,然而终究是修士修道,而不是草木花石,也不是妖魔鬼怪,否则修士又如何与化形的妖修大能分别?而我总觉得,既然有人和妖之分,那么就存在区分的标准。即使到了最后殊途同归的大道顶点,道不同者心亦不同。”
曲刹呵呵一笑:“道之玄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能有所感悟便是你的道,我能够感受到你心中有疑惑,却无法为你解惑,在这一点上,你的师兄问起却又胜过你了。道可道,非常道,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过我相信,当你亲眼见到当年的炉鼎之时,也是你真正破道之始。修士修炼,修的是基础,炼出一条通天之道;但是光顺其自然的修练下去是不行的,道化阴阳之际,便要破道,破天道路,然后才能脚踏天道,先修道,后破道,破而后立,身心化道,便证得大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