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中间那部分的故事,写得引人入胜!
把人物立起来!
这才是关键!
看看有没有机会,弯道超车!”
述平点点头。
一旁的小撒,听两位评委,长篇大论。
为方便观众理解,便总结归纳了一下,问道:
“两位老师,我可不可以理解为..
在创作手法上,路阳选手有非常惊艳的表现。
但目前来看,高启强这个关键人物,表现不如两位老师预期?
因为之前,路阳已经写了一个类似题材的《破冰行动》
塑造了林耀东这么一个经典反派角色!
跟林耀东比,这个高启强相对就比较平庸?
是这个意思吗,两位老师?”
“差不多吧。”
二人领首道。
“那是不是可以说,这个故事,先天不如上一轮精彩?”
“不能这么讲,小撒老师!”述平摇头:“以上的比较,我们都只针对主角,也就是高启强和林
耀东。
但别忘了,路阳眼下这种创作状态,一般用于群像类的故事创作!
也就是说,不光高启强有亮点。
这个故事中,其他角色应该也会有亮点。
如果真能做到这个要求。
那这个故事,比《破冰》精不精彩,我不敢断言。
但它的上限,一定比《破冰》高!
这是毫无疑问的”
“为什么!”
“因为《破冰》,它不是一个群像类的故事!
它是一个剧情类的故事!
它的上限,相对有限!
就像我之前说过,如果没有林耀东这个角色,《破冰》真的会这么精彩吗?
未必!
这就是人物带来的魅力!
一个好的人物,可以拔高整部作品的高度!
我们随便挑出一个优秀作品,你总能记住里面的关键的人物!
比如《十三钗》的玉墨和医生。
又比如《大明王朝》的海瑞,嘉宾,严嵩等。
这就是人物对一部作品的加持!
严歌霖笑道:“还有《让子弹飞》里的张麻子,师爷,黄四郎,和为了一碗面,甘愿剖腹的老
六。”
述平也笑笑。
一旁的陈思成,额头黑线。
敢情你们搭台子,是真搭上瘾了
“所以说,你就能想象,当一部作品,出现多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它的上限会有多高?
几乎是无限高!
因此,路阳这轮命题故事,我们要关注他在人物上的设计!
尤其在群像方面的设计!
对我而言。
既然他采用了这种创作手法
那么这一轮,我就不会按一个【剧情故事】的标准,去评判它。
我一定是按【群像故事】的标准,来评判它。
群像设计如果成功了!路阳就成功了!
失败了!他就失败了!
没有第三条路!”
随着述平抛出这番郑地有声的重磅评论!
评委室,气氛陡然被引爆!
小撒率先鼓掌。
一旁严歌霖,又
刘何平也纷纷鼓掌。
表示同意。
至于角落里的陈思成,虽然也在鼓掌。
但却一个头两个大。
心里有点崩溃!
妈的,我一个评委,怎么越听越听不懂了呢?!
拜托,我是评委啊!
晶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