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我有一座武仙宫 > 第214章 风波亭

第214章 风波亭(1 / 2)

“理由,正是功劳太大,已经赏无可赏。”

东方铭侃侃而谈,将卫彦青的平生资历,如铺展而开的画卷一般,呈现在众臣面前。

“卫彦青贫民之子,高二那年,其母车祸身亡,无力支付学费。彼时国朝大招兵,于是便只身从军,时年十七岁。”

“仅仅五年,二十二岁的卫大元帅,因为实力高强,表现优异,做到了六品官员。”

“此后五年,便是大贵族时代,卫彦青跟随军团东击西讨,征伐四方,逐渐崭露头角,战功卓著,升三品武官,位入将主之列。”

东方铭的声音略微激昂,道:“而就在十年前,先帝初登基,师出六路,发兵北上攻汉华国时,特意让卫彦青独领一军。”

“六路北上,竟然五路无战果,唯有卫彦青所部,斩首三十万级,掳掠资源无数,再加上与汉华无敌统帅林琅天一战,突破无敌大宗师。至此彻底扶摇直上,在先帝朝时,升为北方军的统帅。”

“陛下!”

东方铭言辞恳切,道:“纵观卫彦青一生,可以看出,此子野心甚大,若不尽早加以遏制,日后……恐将危及国朝。”

他这一言,百官纷纷暗自点头,颇为认同。

事实上,朝廷最需要的是平衡,而北方军的强势,无疑是打破了这个平衡。

这导致一直以来,中央政府对边军控制力不足,权力都集中在边军集团的高官身上。

譬如之前广宁郡之乱,在李元庆军败身死时,澹台皇帝宁愿让王羽一个指挥使去平叛,也不肯调边军南下,为的就是防止边军趁势扩大势力。

然而这又是无奈之举。

南海国的国策是攻打汉华,统一东亚,这是国情导致,基于此,边军现象的存在也合情合理。

至于为什么非的要这样?

别问,问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王羽最终还是搁置了争议。

对于卫彦青的处置,依旧下诏书封其为‘无敌王’。不过原本答应的西北三郡的封地,按王羽的话来说,就是此一时彼一时,需要从长计议。

其实就是缓兵之计了。

政治家的嘴,骗人的鬼。

熟知兵法的卫彦青,岂不懂这个道理?

“混账!”

北军统帅部内,当朝廷的诏书抵达,虽按照约定,封了自己无敌王,但承诺好的封地,却没有下文……

卫彦青气愤地将果盘砸在了地上。

“说好的三个郡呢!狗皇帝!”

“妈的,亏本帅支持你做皇帝,你就是这么对待我的!”

“大骗子!”

卫彦青气愤的爆炸。

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已经在下属面前夸下海口,说陛下将会封自己为王,且有整整三郡作为王国封地。

现在,王是给了,封地……却飞了。

虽然手下不一定会笑话自己,但他自己却过不了心中的那道坎。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卫彦青阴沉地想着,旋即唤来副官,吩咐道:“去,派五百……不,五千人去汉华国国土线,挑起争端!多杀几个汉华兵卒。”

“老子要擅开边衅!”

卫大元帅怒道。

……

第二日,皇宫送来一封急报。

“啥,卫彦青开了边衅?”

寑殿内,正在吃早饭的王羽差点噎着。

很快,神岛才将情况汇报明白。

听卫彦青一手骚操作,王羽差点没笑死。

“牛逼啊,擅自开边衅,还罪证如山。”

王羽饭也不吃了,道:“下诏,让卫彦青把兵权交给张武阳,加一道金牌,令其火速返回京城。”

圣旨加金牌,这是帝国权利机关的最高规格,几乎在告诉对方,你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

“遵旨。”神岛退下。

等其离去,王羽才觉得卫彦青的操作颇为好笑。

这开边衅,无非是挑动汉华方的不满,大军压境,两国关系紧张之际。按照常规操作,为了国朝安定,应该对卫彦青多加安抚。

至于开边衅的罪名,虽然铁证如山,但没办法,卫彦青的名头太大,很容易就能找到脱身的手段。

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但凡能做到高位的政治家,几乎都能娴熟的会这一招。

不过,卫彦青可是想错了。

自己,可巴不得他开边衅。

至于两国关系紧张,紧张就紧张,无所谓。最好打起来,你们敢动手,凤京方面就断你们的物资。

这可是命脉,没钱没吃的,谁还会打?

……

果不其然,卫彦青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拒绝回京。

于是王羽不顾众臣反对,与内阁首辅严明武一起,强势断掉了北方军团的资源供应。

不仅如此,之后的四五天,王羽连下十道金牌,召卫彦青火速回京。

前部分时间,北方军还以为凤京是威胁。

但连续数天没有资源运来,彻底慌了。

“元帅,这次凤京方面是来真格的了。”

统帅部内,边军众多将主云集。

卫彦青坐在首位,脸色阴沉。

他也没想到皇帝这么狠,说断他粮草就断他粮草。

难道他不怕北军哗变,集体反叛吗?

不好意思,还真不怕。

北军的高层、中层,以及大部分士兵家人,都被风京方面牢牢控制,命根子在人家手里,反叛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凤京方面,如此放心边军集权如此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军团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反对卫彦青的人。

譬如之前提到多次的张武阳,便是一名巅峰大宗师,仅差一线,便可突破无敌大宗师。

资历、辈分、功劳……样样不输卫彦青。

张武阳道:“卫帅,不如,先回京吧,跟陛下认个错。”

“是啊,卫帅,您功劳这么高,陛下也许会网开一面。”

“卫帅……”

众将主纷纷劝道,其中也包括了中立派。

至于卫彦青的嫡系,虽然没有表态,可他们那副表情,几乎就把‘卫帅,咱就服个软吧’写在脸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