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
他忽然有些明白了。
有人看,自然也就有人拍。
从,《致青春》开始,青春片就用小成本在搏大钱,而且次次能给投资人信心。
这些天林诗也没少在网上了解一些电影圈的事儿。
其中就有提到《致青春》制作宣发总费用是6000万。
上映11天,票房破5亿。
如今听起来是毛毛雨。
但对当年被进口片分走半壁江山的大环境而言,表现简直不要太亮眼。
小赵导演处女作本身自带流量,辛夷坞原著小说又有书粉,故事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怀旧情绪是个吸引人的东
西。
从故事到主创到题材,点点都能勾起一部分人的好奇心。
于是《致青春》最终票房7亿。
位列年度票房第三。
冯钢炮的《私人订制》都没打得过它。
林诗都不由得咂舌。
再看看这投入产出比。
新人演员片酬低,都市青春片场景现成,制作成本低
小赵一出手就成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投资方光线传媒股价上涨40%。
票房丰收时,电影口碑并不差。
人们对初次试水新领域的熟面孔总会格外宽容。
虽然重看《致青春》。
会发现故事叽叽女主极其联噪,对于微博女厕群众而言。
这片子还有极强“媚男”嫌疑。
但放在2013年的语境下。
初次当导演的小赵,无疑给她的投资方和同行们,指了一条好路
拍青春片。
于是,小赵的好朋友苏友朋接下来拍了饶雪漫的《左耳》。
资方还是光线传媒。
片子内容用当今网友的话来形容
就是“尬得我在100分钟里用脚出了三室一厅”。
然而操蛋的是。
这并不妨碍市场继续看好青春片。
毕竞投资3000万票房近5亿。
分账之后还能到手8000万。
就在林诗暗自咂舌之际。
电影也终于迎来散场。
座无虚席的放映厅里,几乎清一色年轻情侣。
还有着微微的抽泣声在回荡。
他们的男友则在一旁安慰,甚至各种海誓山盟的誓言穷处不穷
给林诗都听乐了。
誓言有用的话,有钱老头还能有市场嚒?
除了感动自己,还能感动谁?
当然,财富其实也并非是女性们的第一选择
颜值也是能让女人死心踏地的很重要一点。
但严格上来讲。
这两点加一块儿其实都赶不上*大*好的来的实际。
毕竟这来自两脚兽最原始的本能。
所以啊。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不是什么鸡汤
因为本钱足真的能横着走。
退场的动静然到了已然睡了将近两小时的李庚熙
就听她发出一阵动人心弦的微弱轻吟。
原本清澈的眼如同披上层水雾般。
朦动人。
“醒了?”
林诗依旧还是那副懒散的模样,似笑非笑的凝视着她如羊脂白玉般白皙细腻的脸颊。
李庚熙大眼睛抬了。
见到他的刹那。
本能的在林诗身上蹭了蹭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