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说起酱肘子直咽口水。
“那就吃肘子!
陆勤拍板,去鼓楼大街叫上老文人和小舅子。打辆车去西单天福号。
说起肘子,就不得不提天福号。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肘子真遗憾。
陆勤一行人来到西单天福号。担心两个人一个不够吃,一人一个酱肘子。
“勤子不用这么多,两个人一个就行。
秦父秦金生刚刚听隔壁桌在讨论一只肘子卖多少钱。
感觉这里的肘子太贵了。
不如去买几个生肘子自己回家炖呢。
“爸您就角管了,听勤哥的。”
秦淮茹知道爸爸和弟弟也馋肉了。
虽说天福号的肘时子很贵,但贵有贵的道理。
之前陆勤带秦淮茹和陆灵儿来吃过一次。那味道简直了。
那天秦淮茹一个人吃了一个肘子。
秦金生见闺女都这么说了,也不再劝姑爷了。看着一盘盘肘子上桌,秦金生在心里算账。
如果让他掏钱吃这顿饭,他半年白千了。五个人,一人一个肘子。
只有陆勤细嚼慢咽,其余四人狼吞虎咽。就连陆灵儿都学会抱着肘子啃了。
两口肘子一口茶,喝完茶再来两口肘时子。不到五分钟,四个人面前的盘子就剩骨头了。
唯独陆勤的肘子还剩一半。
“一人再来一个?”
陆勤看向媳妇和妹妹。
“两个人一个就行。”
秦淮茹和陆灵儿异口同声。陆勤看向老文人和小舅子。秦金生和秦淮武连连点头。
陆勤又点了三个肘子。他们四人两个人一个,剩下那个是陆勤的。
陆勤吃肉比较有经验。
这招是他前世在工地干活儿练出来的。
陆勤前世在工地干过一段时间小工。
工地管吃管住,早晚炒菜馒头,中午是面条。工地吃面条很有讲究。
大家用的都是一样大的饭缸。
一般情况下一饭缸吃不饱,多少都得再来点儿。可是想多吃就得抢,手快有手慢无。
陆勤刚开始跟大家一样,先盛满满一饭缸。
拼命往嘴里塞面条,就怕赶不上盛第二碗。后来发现吃的越快吃的越少。
并且就算他使出吃奶的劲儿,依然有很多人比他吃的更快。
于是他改变策略,别人第一碗盛满,他第一碗只盛半碗。
这样以来他就能别别人先盛第二碗。第二碗盛满满一碗,细嚼慢咽刚好吃完。
陆勤吃完第一个肘子,把空盘子推到一边。
将第二个肘子拉到跟前,细嚼慢咽吃着肥而不腻的酱肘子。
两个肘时子下肚,陆勤打了个饱隔。喝了进店后的第一口水。
这也是陆勤前世在工地学到的经验。
吃东西时尽量别喝水,除非你已经吃饱了。
否则水会让你产生饱腹感,导致你达不到你应有的饭量
比如陆勤前世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吃炒饼丝。
当时他二十来岁,正是吃串串不数签签的年纪
天三顿照常吃,中途吃三五个馒头只能算垫垫底。
常人吃一大份炒饼丝就吃饱了,陆勤得吃一份半。
老板不卖半份的,所以陆勤吃炒饼丝总是要一大份一小份
吃炒饼丝的途中几乎不喝水,一大一小吃完正好。
一旦吃炒饼丝的途中喝水了,或者比平时多喝了两口水。
别说一大一小了,能把大份吃完就不错了。
那会儿干的都是体力活儿,吃了一大一小中途不觉得饿。
如果只吃一份撑不到饭点就饿了。
但凡经历过肚子干体力活的人,都知道饿着肚子干体力活是一件多么难受的事儿。
两个肘子一碗茶,陆勤打了个饱隔。去柜台结账,站天福号门口欣赏牌匾上的字。
“去洗澡吧?”
陆勤点着一颗大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