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的开价是150榴弹炮54门,105榴弹炮108门,88高射炮200门。”
“不知道贵国想用什么样的价码换取这一门火箭炮?”
耸了耸肩,蔡卓向旁边的参谋招了招手。
“是!”
司令部参谋识趣的安排人上茶。
热气腾腾的碧螺春出现在桌面上,但纳尔逊已经没有兴趣品茶了。
这一门火箭炮的代价未免太大了,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军的心里底线,究竟为什么德军会出这样的价码?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款火箭炮的价值太高了,高到德军根本无法拒绝。
假如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美军一定要获取其中一门,因为美军在综合实力上逊色于英、法、德、苏。
做为后起之秀,美军虽然参加了一战,却没有展现出像日军一样的战斗力,这就意味着他们极度依赖武器装备,一款先进的武器装备对于提升整体实力有着绝无仅有的促进作用。
火箭炮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仅是陆军,海军同样需要,甚至可以加装在飞机上,进行空对空作战。
“少帅!”
“您想要什么?”
沉思之后,纳尔逊抬头看向上首的蔡卓,出声道。
“很简单。”
“三万只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一万只汤姆森冲锋枪,两万五千只手枪、80mm迫击炮150门、60mm迫击炮300门,75mm野战炮108门。”
“勃朗宁自动步枪五千只、春田狙击步枪五千只、轻机枪1200挺,重机枪350挺,巴祖卡火箭筒两千只。”
“另外,配备子弹、炮弹、火箭弹各五个基数,手榴弹一百万颗。”
“一周之内,这些东西要全部运抵外滩,否则,交易视作失败。”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蔡卓淡淡道。
“no!no!no!”
“少帅,从本土运来淞沪至少需要二十五天时间。”
“一周,这怎么可能?”
美驻华大使纳尔逊.詹森连忙摇头。
“可以的。”
“对吗?史迪威上校。”
蔡卓并没有明着回答纳尔逊,而是看向一旁的美军上校,问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