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才是交往之间,永恒不变的纽带。”
轰隆!
这番话宛如晴天露需打在周海心头。
是啊,只有源源不断的利益才能让英、法站在淞沪一方。
上述订单的工厂设备只是一个引子,真正持久的是那些矿产资源订单。
只有这样,英、法吃到了甜头,源源不断的从淞沪赚取利益,等到日军想要破灭沪军时,不用沪军主动上门求助,
英、法为了利益都会屁颠屁颠的维护淞沪格局。
区区千万英镑的订单,要知道,国府给日耳曼的军火订单也不过一亿马克,按照一英镑兑换十马克,这可就是一亿
马克,还只是一个开始,谁又能抵挡的了这种诱惑?
“还有,我跟日耳曼、合众国之间的交易已经达成了。”
“用两辆火箭炮换取了足够武装三个师的火炮、枪械,还有200门88mm防空炮。”
“在这里面,有两件事需要你注意。”
“第一,跟日耳曼的交易还包括大量的犹太人工程师、熟练技工及其家属。”
“这些人是未来这些工厂的中坚力量,你必须尽快安排建设配套的房屋。”
“从中筛选出民族主义者,通通拉出去毙了,留下来的必须是愿意加入淞沪的犹太人。”
“第二,跟合众国的交易还包括弹药生产线128条,枪械生产线12条。
“我们需要合格的军工人才及管理人才,你记得以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名义征召。”
“沪上本就是满清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这些人才也许不受国府的重视,但我们必须要重视。”
“任何甜言蜜语都不及大洋来的暖心,先给他们补发工资,制定严格的工薪标准。”
蔡卓一字一句的交代道。
“明白!”
军需后勤部长周海眼眸中流露出坚毅之色。
他知道沪军是淞沪的现在,这些是淞沪的未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次日上午8点,刚刚用过早餐的蔡卓在周海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了洋泾浜。
淞沪位处长江三角洲东端,是江海潮汐交互作用冲积而成,地势平坦,河道纵横。
在形成近代化城区以前,除了吴淞江和黄浦江,曾经有过数以万计的大小河流,洋泾浜就是其中一条历史悠久却并
不起眼的普通河道,东流至浦东古镇洋泾,注入洋泾港,长约六、七千米。
1914至1915年间,洋泾浜被英军填没筑路,命名为爱多亚路,沧海桑田,已经不复昔日之景。
“少帅。”
“江南制造总局还在浦东,我们需乘坐邮轮前往。”
指着外滩对岸那片茂密芦生长的地区,周海介绍道。
“走吧。”
跳望浦东,蔡卓眼眸中闪烁着光芒,扬了扬手,一行人上了邮轮
1865年年9月,由两江总督李鸿章报朝廷,成立江南制造局,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是李鸿章在
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
江南制造局在此后几十年间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还设有翻译馆
广方言馆等文化教育机构。
在后世,燕京中华世纪坛前的青铜甬道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公元1865年乙五,清穆宗同治四年,第一个大
型近代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沪上建立。
最初,只有火药库设置于浦东,机器制造局均置于浦西。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制造局造船的部门独立,称作江南船坞,又改称江南造船所,江南制造局本身也于1917年
改称沪都兵工厂。
1931年,国府为免沪都兵工厂受战火波及,迁设备于浦东,另规划了厂区
可当蔡卓一行人真正抵达浦东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破坏的厂房,到处都是人高的杂草,芦苇,全然
不复昔日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