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逸看来。
刘所长提出的问题,确实有些困难。
但这并不会成为硅基芯片的极限。
实际上。
早就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在十年前,就有人提起过。
硅基芯片的极限在哪?
当时给出的极限是68纳米。
可如今,已经突破到了2纳米。
江逸相信。
所谓的极限。
不过是科技没办法过关罢了。
如果科技设备达到了需求。
再高的极限也能突破。
所以他想着。
关于电子漏电的问题。
他们完全可以改变结构。
由原来的立体结构改变成球体。
或者是半球体。
采用不同的物质,使用多重通道。
这样就可以有效阻挡电子通过。
但是增加这些通道。
同样大幅增加了电子的传输距离。
或许就会带来更大的损耗!
如果没办法有效解决。
即便制作出了1纳米的芯片。
可能它的效用,还不如2纳米。
而其中问题。
就出在这个点上!
对此,江逸冥思苦想。
不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
他的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
立刻在电脑上编辑出了计划书!
刘益民见他这副模样。
表情瞬间大变。
难不成江教授又有了想法?
只见他双手在键盘上迅速敲击着。
很快,各类公式在电脑上显现。
只见江逸的表情愈发严肃。
看起来像是遇见了难题。
刘益民大气不敢喘。
生怕会因此影响到对方。
等到半个小时后,江逸眉头一挑。
此时脸上严肃的表情,才逐渐转变为喜意。
随后,松了口气说道。
“完成了!”
刘益民震惊不已。
这才过去多久?
漏电问题有那么容易解决?
他不信!
于是不可置信的问道。
“江教授,什么完成了?”
闻言。
江逸立刻将电脑显示屏转移过去。
正对着刘所长,“这是我刚刚想出来的方法。”
“利用球体取代现在的方式,并且利用多点加压。”
“完全实现1纳米的制程。”
“运算速度比起5纳米。”
“效率能够提高百分之六十以上。”
“功耗上面,却能够节省百分之三十。”
江逸把所有信息介绍出来。
刘益民越听越是震惊。
目光难以置信的紧盯着屏幕。
上面有很多材料和内容,都是寻常可见的。
他们之前想破脑袋。
也没有想过用这样的方法!
替换其中的某些管道。
这才多久。
江逸居然轻易就想到了。
这脑子光灵的,简直让人大受震撼!
但谁又能想到呢?
原来这种技术一直都近在眼前。
只是从来都没有发现罢了!
刘益民震惊的同时。
发觉后面还有许多新奇的设计。
这都是他们之前无法想象的存在!
可是现在都被江逸一一解开。
从二维单晶石墨烯材料。
到紫外光以及碳的光学特性。
等等方面......全部被他计算在内。
不过,当刘益民看见紫外光的时候。
他的眉头不由自主的就皱了起来。
忍不住提醒道。
“江教授,我觉得你这里有点问题。”
“紫外光的强度,按照你说的计划会成倍增加。”
“但是因为碳的光学特性,使它吸收的更多。”
“这样原本激光光源,可能达不到要求。”
江逸听到前者的话。
顿时忍不住感叹!
对方不愧是光电所的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