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只有三十几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会城市的一、二把手加在一起,也只有六十几个。
而每个省会城市的主官,是通往天梯的最佳路径。
可以说,能成为省会城市书记和市长的人,没有哪个是可以随随便便上位的。要么拥有突出的能力和手段,做出过骄人的政绩;要么拥有强大无比的背景,多助者可以得道升职。
章明华进省城之前,就是雁城市委书记,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多半是为调进省城做准备的。
由此可见,章明华不仅拥有深厚的人脉关系,而且有着极佳的职业规划。
规划人人都有,但章明华却能实现,说明他有高人指点和运作。
初上任时,章明华有意拉拢张俊,因为他知道张俊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一个领导手下,必须有几个能干实事的人,用来冲锋陷阵,提升政绩。
直到现在,章明华还是这样认为的,张俊的确是难得的人才。
所以他才接受了张俊的两次宴请。
但在后面的接触中,章明华发现,张俊明显更偏向于徐沛生。
官场中人的耳目都是互通的。
据章明华所知,过年的时候,张俊曾经到徐沛生家拜年,却没有到他章明华家拜年。
这种亲疏远近,立马就显露了出来。
章明华和徐沛生在市委常委会上,经常发生意见分歧。
每次斗争,无一例外都以章明华失败而告终。
徐沛生曾经担任过省城市长,现在又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无论在职级、人脉上,都要压章明华一头。
章明华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被徐沛生压着打。
有一次,章明华下达了一项行政命令,结果因为徐沛生反对,省城下属的几个市区县,全部听从徐沛生的去做,第一个带头的人,就是临溪市长张俊!
这件事情,彻底惹恼了章明华。
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关系,有多种相处之道,能和平相处、凡事商量着来,或者二把手服从一把手的指挥,那当然是最好的。但总有一方强势,另一方弱势,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章明华再不想办法,恐怕在省城连立足之地都要没有了!
他将活在徐沛生的阴影之下,在徐沛生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休想拥有自已的决策思维。
然而他却忘记了,他之前在雁城当市委书记时,也是说一不二,把雁城市长当手下使唤。
一言以蔽之,章明华和徐沛生一样,都有很强的掌控欲,都想成为当家人,都想拥有权力!
两虎相遇,强强相争,必定有一番争斗。
或许这也是上面想要看到的局面吧?
从管理学上来说,两个主官之间不和睦,更有利于上级进行协调。
章明华为了树立自已的权威,决定拿临溪市开刀。
谁叫临溪市成为全省城最大的刺儿头呢?
张俊也就首当其冲,成了章明华要修理的对象。
章明华选择对张俊动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当然知道张俊有些背景,但章明华并不怵他。
骨头就是要挑最硬的啃!
别以为张俊有背景,就敢不服管!
章明华打的就是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