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规模极其宏大的考察队伍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王舍城的征程。
这支队伍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豪华,其场面之壮观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中途还有敲锣打鼓高喊回避、肃静,动静闹的很大,完全不像是在异国他乡,仿佛就像是在南朝。
这还不算什么,他们的队伍还很庞杂,只见有的人坐在木船上,顺着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有的人骑着高大威猛的阿拉伯骏马,严密护卫着那辆全副武装的装甲防御车;还有的人则悠然自得地乘坐着舒适豪华的四轮马车,还有一只白像空着帷幔,幌悠悠的在南天竺士路上逛悠。
如此林林总总的人员加起来竟有数千人之多,他们就像不赶时间的旅人,慢悠悠的领略着南天竺的人文景色。
在这支雄壮威武的队伍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大秦皇帝离石所乘坐的装甲防御车。
要知道,在此之前,离石从未体验过这种贴近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然而,这次却是在大秦工匠们的强烈恳请之下,他才破天荒地坐上了这辆象征着无上权威与荣耀的装甲车。
毕竟,作为堂堂大秦帝国的皇帝,首次踏上天竺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自然需要展现出独步天下、气吞山河的豪迈气概,面子上不能坠了大秦的威势。
也唯有如此坚不可摧且威风凛凛的装甲防御车,方能匹配离石那无比尊贵的身份地位。
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特别安排,其实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原因,大鹏鸟和公冶飞鸟归来,并带回了前方至关重要的最新情报。
据她们所言,那个野心勃勃的韩礼竟然再次挑起了灭国之战!
原来,向问天正在全力追杀高昌国的残余势力,但就在追剿过程中,他意外地给韩礼带来了另一条惊人消息:
范闲和李鹤年联手剿灭高昌国之后,并没有停下征战的脚步,而是果断选择分兵行动。
其中,李鹤年继续率领大军追击当年剿,参与谋害秦风将军的另一名隐匿帮凶,那群善于伪装成匈奴人、实则是行事低调的突厥人。
而大秦军部在与匈人帝国订下在地中海会盟后之约后,匈人帝国的大皇子伊尔德兰就急着赶回阿拉木汗城,去整合他的匈人军队去吐火罗,与萨珊波斯商量购买一个出海口,不行就与萨珊波斯开战,抢也要抢一个港口,与大秦皇帝在港口城市签约结盟。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伊尔德兰竟然率领着阿巴斯踏上了归程,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阿拉木汗。抵达目的地之后,却发现在他回来之后,已是物是人非了。
他在离开后,匈人帝国产生了分裂,依附他们的白奴匈厌哒人发生叛乱,建立了一个以厌哒人为主体的厌哒帝国,阿拉木图只留下白匈奴的老弱,精锐已经赶向吐火罗,这让伊尔德兰只有4万近卫军,兵力得不到补充。
厌哒帝国还准备剿灭匈人帝国,面对如此危局,伊尔德兰他并没有丝毫停歇,立即着手整顿那支略显疲态的近卫军。
经过一番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工作,幸好伊尔德兰并没有盲目扩充近卫军,让白匈奴加入近卫军,而这支跟随伊尔德兰的近卫军,虽然没有进入大秦西部,可也在玉门关外见识过大秦的厉害,特别是那场惊天大火。
没有盲目扩军,让这支近卫军的战斗力没有降低,反而对与大秦结盟充满了信心,这支重新焕发生机的近卫军,便气势汹汹地朝着吐火罗进发。
当他们与强大的波斯帝国初次交锋时,伊尔德兰展现出了其非凡的谋略与智慧。他深知此时的匈人帝国虽然实力尚存,但已无法与昔日全盛时期相提并论。于是,深思熟虑后的他决定派遣足智多谋的阿巴斯前去与波斯方面展开商务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