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奇,是正阳的大学问堂客上第一堂课呢。
郑小霞夹着《平民课本》和备课要义的走上了讲台。下面顷刻间没了闹声。所有人都抬头注视着这个不一般的女先生。端庄大方地站在讲台上,郑小霞那浅浅的微笑、亲和的妆容加和蔼的态度,对着满堂的乡亲亲切切开讲了:
“乡亲们,我们现在开始夜校的第一堂课。我们这个学校,不要大家念《三字经》、《千字文》,而是一起学点用得着的东西,学点写字、算数的本领。还要让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穷人总是忍饥挨饿,让大家知道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将来又会是什么样子……”
乡亲们都觉得新鲜好奇,互相望望,发出会心的微笑。
郑小霞:“好,我们先学认一个字——‘人’。我们是什么人?”
下面就有人答:“农民。”“穷人”。
郑小霞在黑板上写了“人”、“穷人” “农民”五个字。便说:“我们先学这五个字,我先念,你们就跟着念。记住了啊。”
乡亲们齐刷刷应道:“记住了。”郑小霞就点着几个字词念,台下就是整齐划一的跟着学。
接着讲解,郑小霞说:“人,大家都一样,一个脑袋两条腿,两只眼睛两支手。地主老财是人,穷苦农民也是人。可事实上,‘没有农民的苦,那来地主的福;没有农民的忙,那有地主的粮!’乡亲们再看看这‘人’字,那是‘人字分两边,两边互相撑’。这说明,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人帮人,人撑人。”
乡亲们异口同声:“哦……”
郑小霞又念了一首华容道的歌谣:
穷人苦,穷人苦,
打下粮食交财主。
年年忙,月月忙,
田里地里仓里光。
有乡亲说道:“郑先生,这是我们华容道的山歌哩。”郑小霞回应:“是呀,这是我搜集的华容道的民谣。可见乡亲们有多苦多穷。好,接着学‘穷’。”
念过几遍后,郑小霞问:“乡亲们,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华容道的人为什么这么穷?”
有人说:“生就的苦命。”
有的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郑小霞:“都不是。”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手”、“脚”。
杨开甚教读了两遍后,才说:“人人都有一双手,我们靠手种田,靠手缝补浆洗。为什么种田的人没饭吃,织布的人没衣穿?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只落得两手空空?为什么那些地主老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