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辞第十八 (第2/5页)
【北齐】颜之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较各地方言,考核古今语言,做出恰当的论断。经过人们的斟酌,只有金陵和洛阳的语音可以作为标准音。南方的水土柔和,故南方人的口音清脆悠扬、快速急切,弱点在于浮浅,言辞多鄙陋粗俗。北方的山川深邃宽广,故北方人的口音低沉厚重、滞浊迟缓,表现出它的质朴劲直,言辞多古代语汇。然而官宦君子的语言,还是以南方地区的为优;乡里小民的语言,则以北方地区的较胜。与不断改换服装的人交谈,南方的官绅与平民,只要几句话就可以分辩出他们的身份;隔着墙壁听别人谈话,北方的官绅和平民,一整天也难以区分出来。南方的语言已沾染了吴越的方言,北方的语言也杂糅了异族的词语,两者都有严重的弊端,不能一一评论。错差较轻的有:南方人把"钱"读作"涎"、把"石"读作"射",把"贱"读作"羡",把"是"读作"舐";北方人把"庶"读作"戍",把"如"读作"儒",把"紫"读作"姊",把"洽"读作"狎"。像这类例子,两者的差失都很多。我到邺城以来,只看到崔子约、崔赡叔侄,李岳、李蔚兄弟等对语言颇有研究,略微作了些切磋和补正。李概著《音韵决疑》,时时出现差误;阳休之著《切韵》,十分精疏。我家的儿女不在孩童时代,我就逐渐督促他们矫正;他们一个读音有差讹,我都视为自己的罪过。所有物品,未经载籍考证的,就不敢随便称呼它们的名字,这是你们所知道。
【原文】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苍颉训诂》,反"稗"为"逋卖",反"娃"为"於乖";《战国策》音"刎"为"免",《穆天子传》音"谏"为"间";《说文》音"戛"为"棘",读"皿"为"猛";《字林》音"看"为"口甘反",音"伸"为"辛";《韵集》以"成、仍、宏、登"合成两韵,"为、奇、益、石"分作四章;李登《声类》以"系"音"羿",刘昌宗《周官音》读"乘"若"承";此例甚广,必须考校。前世反语,又多不切,徐仙民《毛诗音》反"骤"为"在遘",《左传音》切"椽"为"徒缘",不可依信,亦为众矣。今之学士,语亦不正;古独何人,必应随其伪僻乎?《通俗文》曰:"入室求曰搜。"反为"兄侯"。然则"兄"当音"所荣反"。今北俗通行此音,亦古语之不可用者。玙璠,鲁人宝玉,当音"余烦",江南皆音"藩屏"之"藩"。岐山当音为"奇",江南皆呼为"神祇"之"祗"。江陵陷没,此音被于关中,不知二者何所承案。以吾浅学,未之前闻也。北人之音,多以"举、莒"为"矩",唯李季节云:"齐桓公与管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