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持续改革 (第5/5页)
夏烽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改革刚刚开始,朝廷的粮食保障系统也正在建设,很快也就能够把这个系统普及开来,饥荒在未来的大明将成为历史名词。
这个粮食保障系统,是涵盖粮食产区、铁路、粮库的这么一个体系。大明此时的粮食生产基地,已经有东北、湖广、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这几大产区,同时在中南半岛地区的粮食贸易,也正在逐年增长。
北方的这些粮食基地的铁路系统正在趋于完善,粮食产出之后可以直接通过铁路运往各地。
而湖广地区的这个传统的粮食产区,则是通过长江水运的方式,高效率的运往江南等地区。
南方各省的改革,这伴随着铁路的建设。
一大批的铁路工程已经确定了下来,正在进行勘探、施工。此时的大明,已经掀起了一股铁路修建热潮,并且从北方向南方持续蔓延。
当大明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铁路网之后,粮食的调节就变得更加容易了。全国的粮食,将通过铁路网络进行大量的调运,哪里缺粮往哪里运,而且粮食产区分布各地,某一个粮食生产基地受灾,其他的粮食生产基地可能则是丰收。
而且随着水利设施方面的投入资金的不断增长,各个粮食产地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很多耕地因为水利设施的完善,已经能够做到旱涝保收。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大量的就业岗位,老百姓获得了大量非农业的就业岗位,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自然也就大大增强了。而这个动力的来源就是中央财政,中央财政又是通过征收各种税收来增加的。
朱由校作为皇帝,不仅仅要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不被权贵、资本阶级所掠夺,还要保障他们不会被天灾逼得活不下去。这是作为皇帝的一种基本责任,因为没有活路的老百姓,必然是会把朝廷给推翻的。
北方地区过去因为经济不发达,农业一旦受灾,老百姓的抗灾能力比较弱,所以也就容易出现农民起义,毕竟大家不活不下去了。而此时北方各省已经基本完成改革,朱由校已经不用再担心什么农民起义的问题了。
南方地区对天灾的抵抗能力要强上许多,最大的灾害基本上也就是两淮地区的水灾比较严重,朝廷此时也开始着手治理两淮地区的水患。
此前抄家发了一波横财,基本上都拿来建设各种民用基础设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