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觉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妻子,拥抱大好前程;要么舍弃高官厚禄的诱惑,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李光弼最终选择了后者。
这似乎可以说明,在李光弼心目中,道德伦常的分量要比功名利禄重得多。《旧唐书·李光弼传》中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或许可以为我们的上述推测作一个旁证。该传有一句话说:“(光弼)丁父忧,终丧不入妻室。”也就是说,李光弼在为父亲守丧期间,严格遵守当时的礼制约束和道德规范,始终没有和自己的妻子同房。
在今天的人看来,这似乎不值一哂;可对古代人来说,这却是一个人具有高尚节操的标志。从这件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李光弼这个人具有很强的道德观念,为了维护这个最根本的东西,他可以舍弃很多其他东西。
也许,这就是李光弼拒绝婚事并愤然辞官的深层原因。
可是,真正有才的人是不会被长期埋没的。就算李光弼辞了安思顺的官,还是有很多爱才的人会抢着要他。
所以,安史之乱一爆发,郭子仪立刻把李光弼招至麾下。如今,玄宗要郭子仪推荐一位优秀将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就毫不犹豫地保举了李光弼。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初九,玄宗正式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摄御史大夫,稍后又加河北道采访使,让郭子仪从朔方军中拨给他一万精锐,命他即刻奔赴河北战场。
就在李光弼率部开赴河北的同时,史思明的燕军正围着饶阳城日夜猛攻。
虽然这座城池的抵抗力度远远出乎史思明的意料,此外还有情报显示河东援军正向河北快速挺进,但史思明似乎并不担心。
自从开战以来,他就根本没把任何一支唐军放在眼里。他不相信有能打胜仗的唐军,更不相信有能战胜他史思明的唐军。所以,尽管已经围着饶阳打了好些日子,燕军将士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伤亡,可史思明还是一副指挥若定、信心满满的样子。
此时的史思明并不知道,即将进入河北的这个叫李光弼的人,将和他所见过的任何一个唐军将领都不一样。
准确地说,这是一个能打胜仗的唐将,而且是一个能把他史思明打得满地找牙的唐将!
天地万物总是相生相克的,人与人当然也不例外。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光弼就是史思明命中注定的天敌,也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