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需要再铸造元宝,自然没办法靠火耗的名目进行贪污了。
至于那些今年折粮没有卖给济民粮行的州县官员,倒是暗自庆幸啊!好在他们治理的州县位置比较偏一些,运输不是那么方便。
最惨烈的还是长江一线的各省,因为水运发达,运输成本低,成了此次济民粮行集中收购折粮的‘重灾区’。
以至于很多地方官员在一场秋收下来,自己竟然颗粒无收,简直快要抓狂。不过也还是有一部分官员并不贪污田赋,而是有另外的收入渠道,所以也感觉无所谓。
济民粮行这一票买卖是很划算的,不过粮食要变现成银子,还是得折腾一番,首先是在各省对这些粮食进行加工,可以分包给民资加工作坊或是加工厂去做。然后通过长江水运先运到松江府,再联系各地海商将粮食运往天津、登莱、辽东等地,其中大部分还是运往天津港。
皇家海运公司,以及钱万元的恒昌海运公司,当前船只都还不多。不过海商有船,这些海商也愿意揽货,只看运输价格是否划算的问题,价格可以谈,谈得拢就运,谈不拢拉倒。
海商贸易毕竟是被一些大海商垄断的,这些大海商手下还养着很多海盗,因此大部分民资海商所从事的活动还是普通揽运,特别是在长江流域。
长江上有很多大船,这些船也能走海路,只是风险略高一些,但沿着海岸线行驶的话,只要不是赶在冬天出海,风险是很小的。
渤海、黄海这些地区的恶劣海况,基本上是发生在冬季风时期,冷空气南下导致各种恶劣海况的出现,增加航行风险。不过冬天也还是可以出海的,只是风险大一些。
除了冬季海况不是很好,平时基本上也就是海雾问题。黄海中南部地区,以及舟山群岛等地区,都是海雾常见海域,能见度较差,很容易发生船只碰撞等航海事故。
海运效率显然不是漕运可比。
就海运还是河运的问题,明王朝两百多年下来,实际上已经经过了许多次的议论。海运的便利早就为人所知。
河运一来运输效率低,而且经常因为水患拉高成本,有时候运输极为艰难,大量消耗人力物力。每年许多对运河进行维护等等,这些成本都是很高的。
海运则不需要什么运输通道的维护成本,而且运输效率高,而且可以一步运达,不需要像河运那样,还要转陆运,再转河运,货物要倒腾来倒腾去的,过程中还要看守这些货物,河运显然极为麻烦,海运这些缺点都不存在。只是有时候会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