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王司马伦的儿子。
所以在伏胤送旗之前,司马虔紧急地拦下了自己的哥们,表示老铁你帮我家过了这一关,以后那我的就是你的,想要啥都成!
伏胤表示那还说啥啊!你等我好消息吧!
于是本该助司马允一臂之力的伏胤摇身一变,成了司马允的催命判官。
伏胤他们的计划相当简单——他怀揣空白诏书,带着人直接去找司马允,声称有自己带来了晋惠帝的旨意!而司马允则不疑有诈,让伏胤大摇大摆地来到了自己面前,此时伏胤突然发难,一下子就干掉了司马允。
这场兵变犹如一场闹剧般地拉下了帷幕。
缓过神来的司马伦理所当然第清洗了司马允的势力,然后他开始收拢禁军兵权,并加紧了自己谋朝篡位的步伐。公元301年,司马伦终于把晋惠帝司马衷赶下了龙椅,自己坐了上去。而那位史上首位皇太孙自然也被他给下手弄死了。
眼下的大晋局势跟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中最要命的一点,就是诸王的势力大大地膨胀了。
咱们前边曾经讲过,司马炎设计了一套相当合理的体制来平衡藩王势力,在这种体制下,只有当一个藩王拥有实权的时候,他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实力派。比如说淮南王司马允,他手里的军权实际上来自于「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至于他封地上的那点实力,其实真不算什么。
不过既然司马炎连藩王的权力都限制了,他肯定也不会忘记限制这些都督的权力。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朝廷不仅要派出专门监督这些都督的军司,这些都督的僚属——比如参军啊、长史啊、司马啊什么的都是由朝廷任命的,发兵的权力也控制在朝廷手中,再加上地方上的州牧刺史跟都督之间相互制约,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西晋的分封制度、还是都督制度,那都是非常靠谱的。
可问题在于,人是会变的。
尤其是你中央的这些人,整天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动不动就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少不得要封官许愿,逐渐松开系在这些藩王兼都督身上的绳子。所以从贾南风主政那会儿开始,这些制度就逐渐遭到了破坏。
都督僚属必须由朝廷任命?没关系,王爷您看着就靠谱,用自己的人,没问题!
刺史跟都督互相制约?没关系,王爷您直接兼任刺史就完事了,自己制约自己,一样!
什么?您说这个监督您的军司?嗨!那还不就是走个形式!您要是觉得不方便,干脆自己任命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