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狼烟:契丹叛乱(下) (第1/6页)
王觉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是,武曌高兴得太早了。
孙万荣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好对付。
虽然老大死了,可孙万荣并未气馁。他重新召集了部众,于是军势复振,先是攻陷冀州,斩杀刺史陆宝积,屠戮当地官民数千人,继而又攻克瀛洲(今河北河间市),整个河北为之震动。
次年春,狡诈无信的默啜一边顶着武皇赐给他的大单于和可汗头衔,一边仍旧肆无忌惮地入寇灵州(今宁夏宁武市)、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等地,实实在在地耍了武皇一把。
眼看契丹人兵势复振,横行河北,而突厥人又背信弃义,肆虐边关,武曌真的是慌了手脚。无奈之下,只好起用一年前被贬为庶人的王孝杰,让他出任清边道总管,率十七万大军北上抵御契丹;同时命大总管武攸宜镇守渔阳(今天津市蓟县),表面上说是策应,实则是让他避免与契丹人正面交锋,只等打胜仗后捞取胜利果实。
三月,重上战场的王孝杰立功心切,一路急行军,迅速进抵去年唐军大败的硖石谷。契丹叛军稍微抵挡之后,就急急向山中退却。王孝杰大喜,自以为胜利在望,遂纵兵深入。行至一处悬崖时,契丹人突然回军反扑,副将苏宏晖先行遁逃,王孝杰力战不敌,坠崖身死,麾下将士死亡殆尽。
这个硖石谷真正成了唐军的死亡之谷。
王孝杰,这颗武周时期闪亮崛起的军界新星,就此彻底陨落。
武攸宜得知王孝杰败亡的消息,吓得胆子都破了,龟缩在渔阳城内不敢动弹。孙万荣乘胜南下,杀入幽州(今北京)境内,攻占城邑,纵兵大掠,如入无人之境。武攸宜硬着头皮派兵去讨伐,却被杀得丢盔弃甲,只好按兵不动。
东突厥的默啜可汗一见武周连遭惨败,趁机狮子大开口,再次表示愿意出手相助,但条件是:一、归还丰州、胜州、朔州、代州、胜州、灵州等六州的突厥降众数千帐;二、将单于都护府辖下的土地割让给突厥;三、提供给突厥四万斛谷种,五万段彩绸,三千套农具,四万斤铁;四、允许突厥的可汗家族与武周皇族通婚。
武曌刚开始一口回绝,可宰相杨再思等人一再劝谏,说契丹未平,宜与突厥亲善,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好了。武曌想来想去,如今的武周确实不具备两线作战的实力,最后只好答应了默啜可汗的全部要求。东突厥的势力从此愈发强大。
这一年四月,为了阻遏契丹叛军的凌厉攻势,武曌勉强凑齐了二十万大军,发动了第三次北征。而让朝野上下大失所望的是,这次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