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坎坷记愁 (第11/29页)
(清)沈复/欧阳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家,盖先君故居已属他人矣。吾母嘱曰:“汝弟不足恃,汝行须努力。重振家声,全望汝也!”逢森送余至半途,忽泪落不已,因嘱勿送而返。
舟出京口,琢堂有旧交王惕夫孝廉在淮扬盐署,绕道往晤。余与偕往,又得一顾芸娘之墓。返舟由长江溯流而上,一路游览名胜。至湖北之荆州,得升潼关观察之信,遂留余与其嗣君敦夫眷属等,暂寓荆州。琢堂轻骑减从至重庆度岁,遂由成都历栈道之任。
丙寅二月,川眷始由水路往,至樊城登陆。途长费短,车重人多,毙马折轮,备尝辛苦。抵潼关甫三月,琢堂又升山左廉访,清风两袖,眷属不能偕行,暂借潼川书院作寓。十月杪,始支山左廉俸,专人接眷。附有青君之书,骇悉逢森于四月间夭亡。始忆前之送余堕泪者,盖父子永诀也。呜呼!芸仅一子,不得延其嗣续耶?
琢堂闻之,亦为之浩叹,赠余一妾,重入春梦。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
<h2>
译文:</h2>
人生的坎坷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往往都是自作自受。而我则不是,我为人感情丰富,极重承诺,豪爽而不喜欢受约束,结果却因为这些而被拖累。我的父亲稼夫公为人慷慨,豪侠仗义,喜欢急人之难,成人之事,比如帮助别人嫁女儿,抚养人家的孩子,像这样的事举不胜举。挥金如土,多半是为了帮助他人。我们夫妇在家里居住的时候,偶尔急需用钱,也不免得典当些东西。开始还能东拼西补,后来慢慢就难以支撑。俗话说:“处家人情,非钱不行。”首先是引起小人的非议,后来同室的人也开始讥嘲。“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真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啊!
虽然我在家里是老大,但在同族排行中却只是老三,所以家里上上下下的都喊芸为“三娘”。后来,有人忽然喊她“三太太”,开始是戏喊,后来就渐渐成为习惯,甚至不论尊卑长幼,都以“三太太”来称呼她,这大概是家庭要有什么变故的征兆吧?
乾隆乙巳年1785年,我随侍父亲供职于海宁浙江海宁市衙门。芸常常在家信中附带她寄给我的私人信件。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就说:“媳妇既然能写信,以后你母亲的家信就让她来代笔吧。”后来家里偶然有闲言碎语,我母亲便怀疑是芸叙述事情不恰当,就不让她代笔了。父亲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