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玉龙子 8 (第4/7页)
唐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肃宗皇帝为什么不这样做?在他之后的代宗、德宗、顺宗,乃至当今天子,都没有一位向世人展示过玉龙子,又是为什么呢?”
裴玄静道:“只能是……他们手上根本就没有玉龙子。”
元稹叹息着点了点头:“其实,传说中玄宗皇帝丢弃玉龙子于龙池,肃宗皇帝又从渭河泥沙中得到玉龙子的故事,都是从一首《玉龙子诗》中来的。诗曰——‘圣运潜符瑞玉龙,自兴云雨更无踪。不如渭水沙中得,争保銮舆复九重。’将整个过程煞有介事地描绘了出来,遂成定说。”
又是一首诗!
裴玄静想了想,问:“这首诗是何人所作?”
“无名氏。但我猜想,很可能是肃宗皇帝身边最得力的谋士李泌炮制出来的。”元稹看着韩湘,“我说得对吗?”
韩湘点头。
李泌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从小就是神童,幼时便已粗通黄老学说。七岁即得到玄宗皇帝和当朝宰相张九临的赏识。玄宗皇帝特别安排他入东宫,任待诏翰林,和皇太子李亨一起长大,彼此感情特别深厚。安史之乱发生后,玄宗皇帝出逃成都,太子李亨与他分道扬镳,北上灵武登基,即为唐肃宗。此时已云游求道的李泌赶来灵武,为肃宗皇帝出谋划策,帮助他平定叛乱,并最终收复了长安。肃宗和他的儿子代宗、孙子德宗皇帝都对李泌十分器重,在许多关键决策上都会请教他的意见。李泌也一再参与宫廷大计,辅翼朝廷,为李唐的江山社稷运筹帷幄,可以说是肃宗、代宗乃至德宗三朝的重要人物。但李泌笃信道教,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数度坚辞宰相之位。每当朝廷局势稳定后,他便辞官隐入山林。直到贞元三年他已经六十七岁时,才终于答应德宗皇帝出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算是正式拜了相。然而仅仅两年不到,贞元五年时,李泌便与世长辞了。
李泌的一生游走于朝廷和山野之间,故而人送“仙人宰相”的美誉。他与肃宗皇帝李亨之间的情谊尤其为人所称道。但是他与玉龙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裴玄静问:“李泌为什么要炮制《玉龙子诗》?”
“因为他想让全天下人都相信,肃宗皇帝得到了玉龙子。”
“我不明白……”
元稹长叹一声,对韩湘说:“你来解释吧。”
韩湘道:“方才已经说过,玉龙子其实是道门的圣物,赠予李唐皇家后,更代表了整个道教对李唐社稷的支持,也维系着皇家与道门的密切关系。天下各宗派的道长都相信,手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