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伏日里的心思种种 (第1/4页)
剑花如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三国之最强皇帝 !
第二十章伏日里的心思种种
《孝经》总共十八章约两千字,在儒家典籍里,算是字数最少的一部经书了。加上刘照学得又快,不出一月,卢植已经将《孝经》讲完。此时恰逢伏日即将到来,按照习俗,逢伏日当休假一日,于是卢植与刘照约定,先休息几日,等初伏过后,再开始讲授《春秋》。
伏日,是秦代时兴起的一个夏季节日,在汉代,伏日变得非常重要,是与“岁终大祭”的腊日并称的大节。
现代我们经常说“三伏天”,所以,伏日并非只有一天,而是分为初伏、中伏和后伏。一般来说,以夏至节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以立秋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后伏。
秦代,有伏日中杀狗驱除暑气的习俗,这大概就是后世三伏天吃狗肉这一风俗的源头。汉代,也许是杀狗驱除暑气的习俗没有继承下来,而吃狗肉的习俗又尚未兴起,所以,汉代的伏日里,狗狗们还是比较有“狗”身安全的——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因为在汉代,狗毕竟是作为“肉畜”而存在的生物,而且作为比较便宜的肉食,是经常被吃的……。
此时,每逢伏日,官府就要放假,并给官员赏赐肉食,而民间,也会籍此机会,吃肉喝酒,犒劳自己。
在汉代,随着生产水平的提升,猪肉已经变得比较便宜,不再是秦汉之前“士大夫无故不杀犬豕”的状况了,人们平日里也吃得起。据《盐铁论》记载,“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这说的是,在正常收获的年份,一头猪的肉,价值十五斗小米,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半月的口粮。由此可以看出,猪肉并非很贵,而实际的消费状况呢?“今闾巷县陌,阡伯屠沽,无故烹杀,相聚野外。负粟而往,掣肉而归。”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酒肉的需求,已经大为增加,不必非得等到节日、祭祀,才能吃肉了。
所以,人们在节日里吃的,一般都是比较贵重、鲜美的肉食,比如牛羊肉。其中,牛因为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所以历朝历代对宰杀耕牛都是严厉禁止的,因此,吃牛肉的机会并不多,故而,羊肉就成了人们过节时,吃肉的首选了。
到了初伏这天,二卢、二王兄弟告假回家,就剩下了刘照孤伶伶的一人。百无聊赖的翻着书,叹了不知道是第几口气后,刘照忽然怀念起当初整天得空就缠着自己讲故事的阿鹊起来。
自从自己回到宫中,便和阿鹊分离开来,如今也已经一个多月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