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百官无不奏事,只是说些鸡毛蒜皮小事,夸大政绩,想要升官,好,你现在不许百官奏事,岂不因噎废食?没听说过“专听生奸,独断成乱”这句话吗?
眼见老大恼羞成怒,贺琛自然不敢废话,只能乖乖闭嘴了。
至于仁慈,似乎是项美德,但是作为国家统治者,仁慈过了头,麻烦就来了:
萧衍对百官很仁慈,几乎不杀人,于是造成了百官“缘饰奸谄,深害时政”;
萧衍对亲戚子侄很仁慈,于是造成了萧姓宗室成了烂货集中营;
因为仁慈,萧衍笃信佛教,造成了南梁佛寺无止境的滥建,造成极大的浪费,甚至他还四次出家当和尚,最后三次,百官为了赎回他来,花了四亿钱,羊毛出在羊身上,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如果说以上三条还不足以致命,那最后一点就很致命了——萧衍对于流亡的政治人物,同样“仁慈”得很。
萧衍的最终悲剧,就是因为最后一条,他接纳了一个不该接纳的人——侯景!
<h2>既生瑜,何生亮</h2>
侯景也是六镇兵乱中涌现出来的枭雄,原是尔朱荣部将,后来投奔了高欢,跟一般将帅不同,他有些残疾,右腿稍短,走路有些跛脚,所以,一般将领擅长的搭弓射箭、骑马杀敌,他都不擅长,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将领,因为,他拥有更重要的素质——脑子好。
侯景其人非常自负,他看不起高欢身边诸如高敖曹、彭乐这样的猛将,认为他们没有政治头脑;他还曾向高欢夸口,说只要给我三万人马,我就能横行天下,活捉萧衍。高欢没有给侯景三万,他给了十万,让侯景全权负责黄河以南的军事事务,对他极为宠信。
高欢重用侯景,这是对的,但也是错的。之所以是对的,是因为侯景很强,他不负所托,干得有声有色,有他经营黄河以南,高欢大可高枕无忧;而之所以是错的,也是因为侯景很强,强到了只有高欢一个人能控制他,高欢的高枕无忧,可能演变成接班人高澄的寝食难安。
很快,高欢病重了,然后,高澄焦虑了。有次高欢找来了高澄,问他是不是担心侯景?高澄说是。于是高欢历数朝内重将,最后指出,能够对付侯景的,只有慕容绍宗,所以,他生前刻意压制慕容绍宗,留给高澄自己来提拔。
高欢帮高澄找到了对付侯景的人选,但是,很可惜,他没有帮高澄找到阻止侯景叛变的方法。在高欢生病期间,为了永绝后患,高澄曾送了封给侯景,要他进京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