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理想与现实 (第2/3页)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部分同学热情难消。
于是,战场转移到了213教室,石月河作为社长要维护同学们的这种热情,自然不能拍拍屁股走人。
任何组织中都存在不同的层次,科技社也不例外。
相比其他校内社团,科技社的组织结构很简单,没有什么组织部、宣传部和外联部等部门组织,除了石月河和李翠英两个正副社长之外,就是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大学科的八个编辑,外加两个美编,这些人成为社团的运行人员和核心成员,核心成员未来还包括积极撰稿人。
第二个层级,就是科技社的积极活动人,这也是社团所以存在的基石。剩下的就是外围人员了,他们可能是社员,也可能不是,这些人对科技社活动有一定兴趣,但并不积极。
从石月河的角度,他希望科技社的工作能够尽可能把外围人员转换为基石阶层,可其他同学,希望能够服务积极参与社团的同学,然后才是其他。
石月河尊重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一意孤行,只会让他成为孤家寡人。
很多时候,语言的作用是无力的,石月河无力也不想说服所有人和他在任何问题上都保持一致,既没有必要,也绝无可能,所有的一致背后都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交易。
石月河认为差异性在某种程度上比同一性更加可贵。
至于不同意见,石月河更愿意在潜移默化中,和同学们一起进步和改变,从而在实干中达到新的统一。
就像现在的213教室里,科技社的社员们关心的话题就具有差异化。
有一些同学关心的是《科技视野》投稿和采稿问题,让石月河和李翠英以及各位编辑欣慰的是歌科系的同学们投稿很踊跃。
你不能指望一个以科技为主题的校内刊物和文学社和诗社刊物一样,作为一个大学生谁还不会写一段顺口溜或者文章,但写一篇言之有物的科技文章无疑门槛要高不少。
编辑们在不愁稿源的情况下,有了新的烦恼,首先是《科技视野》的篇幅有限,暂定每期只刊载12篇文章,每篇文章以2000字计算,四个学科各占三篇,如果那个科目优秀文章实在难以割舍,编辑可以和其他学科编辑商量交换,这种交换时候允许的,石月河和李翠英不会干预。
例如正在准备的《科技视野》由于物理系很多同学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科技社和杂志的筹备工作,所投稿件数量最多,质量也高,洪胜就从另外是三个学科编辑手里分别拿到了一篇文章的权力,他答应的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