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封存的内心最强大 (第1/10页)
彼得·海斯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2002年6月
9·11过后的几个月,威廉·杰佛逊·福斯特继续密切追踪着新闻的动向。有时他会给在北京的我打个电话,电话里常常会提及阿富汗形势的问题,或是问我反恐战争的其他情况。晚上,他听着“美国之音”,在他的日记里做着记录:
美国喷气式战斗机重新在阿富汗执行任务
美国出现了更多的炭疽病患者
巴基斯坦警方与反新教徒起冲突
纽约和柏林举行和平反战游行
上帝保佑乔治·W·布什
他还把当地媒体的评论翻译成英文:
有趣的是,宁波和温州这两座“兄弟城市”,目标都是想成为中国的米兰。这两座城市之间肯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温州希望成为“衣服之都”和“皮鞋之都”。在温州市中心有一幅引入注目的标语牌,上面写着“穿在温州”。
偶尔,他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在日记里写一些英语“新闻”:
上一年这所学校获得了巨大成功。25名学生考进了这座城市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今年,学校面临着外界的严重挑战——一所新建的公立学校扬言要挤垮我们学校……
到处都是竞争。威利和南希的学校和公立学校竞争;他们所在的城市和宁波竞争,中国和外面的世界竞争。威利印象最深的童年记忆之一,便是看着他的父亲做建筑工作,从起初的发迹、到随后吃了没文化的亏而失败。这就是威利和南希这一代人的故事:他们成长在中国的改革年代,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孩子。
2001—2002学年开始的时候,威利的校长召集了全校所有的教师,做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演讲。他鼓励大家要在三条战线上与那所公立学校展开斗争,就像内战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开战一样。后来,威利把校长的演讲告诉了我,他不记得学校的“三条战线”具体是什么了。这些年来,出现了太多带有数字的中国口号——三个这个,五个那个;它们不可避免地模糊在流逝的时间里。关键的一点是,两所学校之间的争斗变成了一场战争。威利写道:
你好牙刷(注:牙刷在四川话里是骂人话,威利喜欢用俚语),
我这个春节肯定要留在浙江过了。学校要求我们给那些乡巴佬学生进行所谓的‘补课’……2002年,我们学校受到了那所公立学校的严重挑战,面临激烈的竞争,我希望那所该死的学校会被奥萨马·本拉登炸掉。顺便问一下,你的家人好吗?你有什么新鲜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