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寥寥数
语,暗伏杀机。
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
故,当然能品出这些话的味道,掂出它的分量。何况,曾国
荃确实非常骄傲,以为攻陷天京全是他一人的功劳。后来曾
国藩对赵烈文说:“沅浦之攻金陵,幸而成功,皆归功于己。
余常言:‘汝虽才能,亦须让一半与天。’彼恒不谓然。”因
而,攻陷天京前后,就成为曾国藩思想上最紧张的时期。他
心里很明白,如何处理好同清政府的关系,已成为能否保持
其权力和地位的关键,而正确认识并摆脱自己目前的这种政
治处境,则是他面临的迫切问题。
曾国荃在功名事业渐趋全盛的时候,还存有百尺竿头更
进一步的心念,这与曾国藩的忧谗畏讥、常怕盈满的想法,
恰成强烈的对比。所以曾国藩在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要曾国
荃时时以此为戒,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切实实践,他在这
些地方看得破,认得清。所以他在一开始就有这种如临深
渊、如履薄冰的戒惧心情了。
他在削平太平天国之乱,湘军声威达于极盛之时,毅然
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理由,奏请裁湘军归乡
里,明白表示无挟军权以自重的态度。至于湘军的遣散,远
在攻克金陵之前,曾国藩兄弟就曾经有所商讨。而非曾国藩
个人的最先主张。
裁军最早的动机,当在同治三年正月,金陵合围之后,
因为胜利在望,此时已可开始思考善后问题。曾国藩在2月
初2日致曾国荃信中,确已透露,曾国荃则表示速裁全裁,
也与当时郁愤的心情有关,在曾国藩家书中皆可找到二人裁
军的意图与构想。
金陵克复之后,曾国荃坚辞任官,申请回籍休养,所部
必需裁撤是自然之理。只是曾国荃先行回籍,而裁军之事,
则留与曾国藩料理。至少可见,湘军之裁撤与曾国荃的引退
有密切关系。
至于遣散湘军,从曾国藩一方面的考虑,可简约地做几
点分析。
其一,战后遣军,为用兵常规,原为统兵将帅所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