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尽诛九族刀下无冤 (第3/9页)
暴君系统>/a<>br< >br<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关外的重要道路之一。
大同官员,不应该,也没有理由,不知道晋商在干什么。
可是。
大同镇官员从未上报晋商之事,也从未抓捕晋商贩卖盐、铁等禁物给鞑靼的罪证。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大同镇的官员,都被晋商腐蚀了。
成为晋商堂而皇之出关行商的庇护伞。
这包括大同镇总兵!
“大同镇官吏共多少人?”
“回陛下,官二百七十六人,吏九百八十七人!”
“国朝候补官吏有多少人?”
“回陛下,待补进士一千二百余人,听选举人一万八千余人。”
刘杰不假思索道。
朝廷。
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国朝会试,每三年进行一次,偶有恩科,每次取士两百到三百人。
这里面,一甲进士,和少部分二甲,三甲进士能入翰林院,约五十人。
另有五十人,能入六部为任。
基本上,每次科举取士,仅有百人能有官做。
其余的一两百人,要等地方衙门有空缺时,再行补录。
但是。
国朝之中,并非只有进士才能做官,举人也是可以做官的。
即,听选官。
就以洪武年间为例,太祖皇帝从北元手上,夺回汉家江山,那时的汉人,已经快把汉家文化礼仪丢的干净。
别说进士,就是读书人都很少,在洪武四年,太祖皇帝设科取士,太祖皇帝除了对金榜题名的进士们委以了重任,所有来京赶考,却没有通过会试的举人,大都赋予了各行省官吏之职。
而这些举人,就是听选官。
在国朝缺官少员时,科举又来不及,听选官,就显得十分关键。
洪武年间,永乐年间,国朝的听选官,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仁宣之治后,国朝日渐稳定,科举不断,朝廷官位,都不够进士们分的,更别说听选的举人。
于是,这项听选官吏,慢慢少了起来。
可也不是没有。
刘杰本人,正是听选官的代表。
以举人之身,听选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位列九卿,不说古往今来第一人,也是本朝第一人。
一旦大批动用听选官,就代表国朝官吏,在短时间大量削减,以致科举无法及时补官。
陛下此时问及,是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