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8/10页)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卷、《月泉吟社诗》二卷、《外篇》诗文二卷。今案《物异考》出自唐、宋遗书,寥寥数则,无资考证。《月泉吟社诗》已有别本自行。至《外篇》所辑他人赠答之作,并《谢翱传》、《吴莱碑》而录之,尤为泛滥,今并从删削焉。
△《吾汶稿》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王炎午撰。炎午初名应梅,字鼎翁,后改今名。安成人。宋末为太学生。
咸淳间,文天祥募兵勤王,炎午杖策谒之,留入幕府,旋以母老辞归。天祥被执北上,炎午为文生祭之,励以必死,尤世所称。入元后终身不出。因所居汶源里名其稿曰《吾汶》,以示不仕异代之义。其稿凡文九卷,《附录》一卷,揭徯斯、欧阳玄皆为之序。然传本颇稀,明宣德中始行於世。正德中其裔孙伟乃刻之南京,后版散佚。万历中其裔孙伯洪重刊,乃摘抄为二卷,仅录文二十八首、词二首,又自以杂文数篇缀於末,去取失当,殊不足观。此本从旧刻录出,犹完帙之仅存者也。炎午大节不亏,而文章不甚著名。其集晚出,或后人有所窜入,珠砾混杂,亦未可知。然要当以人重,不当仅求之词藻间。王士祯《居易录》至以为里社饼肆中庆吊卷轴之语,又摭其干姚参政、贯学士书,并其人而丑诋之,则未免责备太甚矣。
△《在轩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黄公绍撰。公绍字直翁,昭武人,宋咸淳元年进士。集中《樵川新驿记》称至元二十有三年。是岁丙戌,上距德祐乙亥,已十年矣。《记》中自称曰民,盖入元未仕也。公绍尝取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语,名所居曰“在轩”,因以名集,然所载仅文三十九篇、诗馀二十八首。其文三十九篇之中为儒言者六篇,而为佛氏疏榜之语者乃三十三篇。殆原本散逸,后人掇拾遗稿,以僧徒重其笔墨,藏弆为荣,故所收特多欤。考厉鹗《宋诗纪事》,蒐采最博,而求公绍一诗不可得,仅以《西湖棹歌》十首介於诗词之间者当之。知鹗所见亦此本,别无全集矣。
公绍尝作《古今韵会》,有名於世,然原本久已散佚。今所传者乃熊忠举要,已非复公绍之原本。真出公绍手者,惟此一卷耳。宋人遗集,不传者多。公绍在当时为耆宿,虽残编犹可宝也。《书在轩铭后》一篇,记词曰以下,乃其友吴昇之文。意当时手迹,必并载於末,故其文义相属,亦仍并录之,存其旧焉。
△《紫岩诗选》三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于石撰。石字介翁,兰谿人。宋亡不仕。因所居自号紫岩。晚徙城中,更号两谿。《浙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