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笛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根本性改变。西魏现在只有一万多常备军,每天饭都吃不饱,能自保已经超出预期了,主动出击岂不是老鼠逗猫惹祸上身么?
但宇文泰乃当世枭雄,险中求胜正是他所擅长的事情。他简单权衡了一下,接受了这个建议。
反正现在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与其困守长安等死,不如趁着部队还有战斗力的时候放手一搏,没准会有意外的收获。
另一方面,宇文泰的决定也有战略上的考虑。弘农地处潼关和洛阳之间,既是扼守崤函道的重要节点,也是风陵渡和陕津渡等几个重要黄河渡口的要冲之地。之前就是因为弘农在高欢手里,东魏大军可以在黄河南北两岸来去自如,声东击西指南打北,自己的防守压力非常大。而一旦搞定了弘农,高欢就玩不出这么多花样来了。
八月十四日,宇文泰点齐手下十二名主要将领,带着能动用的所有人马,离开长安,开始了对东魏的第一次正式讨伐。
这十二名将领分别是:李弼、独孤信、梁御、赵贵、于谨、若干惠、怡峰、刘亮、王德、侯莫陈崇、李远、达奚武,每一个都是东西魏争霸过程中响当当的人物。
贺拔胜也在军中,但他地位太高,不算在将领里面。此外,宇文护依旧跟着叔叔一起出征。
到达潼关的时候,宇文泰把所有将士们都聚集起来,召开了一次隆重的战前誓师大会。
潼关之内,万众肃然,只有宇文泰雄浑高亢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前面就是敌国的领地,危机四伏,凶险莫测,一旦进去就有可能无法全身而退。但有些事情是明知有危险也要去做的,大家都很清楚当前的处境,这次出征是绝境之中的求生之举,前进尚有生机,身后已无退路,不成功,便成仁。
宇文泰依照武王伐纣的典故,当众宣读了一段简短有力的誓词:
“与尔有众,奉天威,诛暴乱。惟尔士,整尔甲兵,戒尔戎事,无贪财以轻敌,无暴民以作威。用命则有赏,不用命则有戮。尔众士其勉之。”
这种类似周诰的行文方式是苏绰倡导的,目的在于借用上古文风来提高宇文泰的话语权和权威性,要的就是那种“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是觉得好厉害”的感觉。
盟誓已毕,再无犹豫。宇文泰任命于谨为先锋,离开潼关径直杀奔弘农。
小关之战失利以后,东魏的防线有所收缩,于谨的先头部队很轻松地就过了黄巷坂和阌乡县,抵达弘农的前沿阵地盘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