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笛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537年,九月,晋阳。
弘农失守深深刺痛了高欢的神经,他终于决定再次起兵去讨伐宇文泰。
从年初小关之败算起,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八个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高欢之所以一直隐忍着没有出兵报仇,是因为东魏内部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连续用兵要冒很大的风险。
概括来说,东魏当前最要命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第一个问题,是国内的人心还不稳定。
高欢跟元修之间的对抗长达两年之久,最后还把元修赶出洛阳,这整个过程实在是太拉风了,全天下都知道他公开对抗皇帝这件事,很多人对此也颇有微词。相比之下,元修虽然最终死在宇文泰手上,过程却要低调得多,而且宇文泰又尊重元氏皇族的意见让年长的元宝炬继位,没有像高欢一样立一个小皇帝,因此相当一部分人还是认为北魏的正朔在西魏那一边。
山西和河北是高欢的基本盘,相对还比较稳固,但河东和河南就不一样了,这些地区处于东西魏交接地带,各级管理又被当地的世家大族所把持,这些家族的政治立场直接关系到地区的稳定。比如河东薛氏就是典型的代表,家族中的政治分歧相当大,如今河东还在东魏的掌控下,完全是因为高欢的实力压制,一旦局势出现逆转,很多倾向于西魏的人就会伺机而动。
为了稳固东魏的民心,高欢也处处小心谨慎,生怕被人挑出更多的毛病。
首先,高欢极力辞掉了相国的职位,只保留丞相一职。
自春秋秦汉以来,相国都是国家的二号人物,而丞相只不过是相国的助手。后来由于相国权力实在太大,很多时候不再设立,其职能也转移给丞相。虽然两者干的活儿基本差不多,但相国的政治意义实在太大了,很容易惹人非议,还是不接受的好。
其次,高欢又坚决辞掉了元善见授予给他的九锡。毕竟历史上接受过这玩意的人基本都篡位了,现在这种局势下打死也不能碰。
再次,高欢吸取了当初跟元修缺乏沟通渐行渐远的教训,主动跟皇帝元善见保持联系。当时的东魏是双中心制,首都邺城是政治中心,高欢所在的晋阳则是军事中心。为了体现出对皇帝的尊重,高欢经常会亲自赶往邺城向皇帝汇报工作。
此外,高欢在生活小事上也异常谨慎。有一次他在汾阳天池附近散心,偶然捡到一块石头,上面的纹理看起来像“六王三川”几个字,看着很奇怪,于是问阳休之这是啥意思。
阳休之就是当初贺拔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