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佳而埋没者,此一定之理也。”
曾国藩六岁入塾读书,八岁随父学五经,十四岁应童子
试,二十二岁考取秀才,二十八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
讨,1846年充文渊阁直学士,次年升内阁学上兼礼部侍郎
衔。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八月署理兵
部左侍郎。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
部侍郎等职。
曾国藩在仕途上可谓官运亨通,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
声望。但对此,曾国藩反而以“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
而自谦,可谓“戒傲”功夫深厚,个人修养之成就。
曾家的“戒傲”之风,可谓悠远。从曾国藩的祖父、父
辈起,便时刻以“戒傲”为训。
“傲”可以招致“军事之败”,也可使一个大的家族迅速
地衰败,曾国藩的这番论述可谓深刻。至于星冈公的“满招损,谦
受益”,早已成为当今之名言格语。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
家族里对“傲”的警醒,不亚于对毒蛇的惊悚。
曾国藩“戒傲”,还劝勉其弟“戒傲”,并多次附专门家
书严以劝谏。如在给四弟澄侯的信中说:“弟言家中子弟无
不谦者,此却未然,余观弟近日心中即甚骄傲。凡畏人,不
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弟于
营中之人,如极高、次看、作梅、树堂诸君子,弟皆有信来
讥评其短,且有讥至两次三次者。营中与弟生疏之人,尚且
讥评,则乡间之与弟熟识者,更鄙脱嘲斥可知矣。弟尚如
此,则诸子侄之藐视一切、信口雌黄可知矣。谚云:富家子
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非必锦衣玉食,动手打人而后谓之
骄傲也;但使志得意满毫无畏忌,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
傲耳。余正月初四信中言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
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望弟常常猛省,并戒子侄也。”
此信可谓严厉。
又说:“家中雇长沙园丁已到否?菜蔬茂盛否?诸子侄
无傲气否?傲为凶德,惰为丧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
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望弟时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