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笛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延伯赶赴洛阳,准备北上平叛。但是北魏连年内乱,现在军械物质都极度匮乏,出兵的准备工作折腾了两三个月才搞好。
结果源子雍这边还没出兵,北魏内部又出乱子了。
殷州和冀州的南侧是相州,过了相州再向西南四五百里就是首都洛阳。朝廷鉴于相州位置重要,在七月的时候派遣乐安王元鉴去把守,期望他能做好相州的守备工作。元鉴本身也是个没啥本事的人,当初元法僧叛乱的时候,元鉴曾经奉命出兵讨伐,结果被元法僧打得落花流水,单人独骑弃军而逃。奈何宗室亲王的身份就是好使,没多久元鉴又被重新启用,先被封为青州刺史,这次又被任命为相州刺史。
朝廷也不是不知道元氏诸王大部分都是笨蛋,但之所以还愿意用这些人,是因为他们尽管能力普遍不行,但忠诚度应该没问题,毕竟是维护家族自身的利益。甚至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亲王能力不行反倒是好事,因为不会对皇权产生什么威胁,于是就出现了屡败屡用的怪现象。
谁知这个元鉴是个异类,不光能力不行,忠诚度也低得令人发指。当初元渊反叛还可以说是被迫害的无奈之举,元鉴则不知道是怎么个脑回路,刚到任没几天,看到北魏国内大乱,葛荣那边又发展得红红火火,居然直接举州投降葛荣了。
于是源子雍的第一个任务变成了去打相州,平定元鉴的叛乱。
此时源子雍的部队已经准备停当,接收到新的任务,立刻帅众向相州的治所邺城进发。
元鉴听说朝廷大军过来了,他没怎么听闻源子雍的名声,所以也没太当回事,派他的弟弟元斌之领兵在路上截击。
八月,源子雍大军行至汤阴,暂时安营下寨。元斌之以为有机可乘,遂率军夜袭。源子雍久经沙场,岂能这么简单就被暗算。他设下伏兵,将元彬之的偷袭部队包了饺子,元彬之本人侥幸逃出,一路拼死跑回邺城。源子雍趁机跟进,兵临邺城城下。
元鉴见元彬之大败而归,痛骂他一顿,派他赶紧去葛荣那里搬救兵。
元彬之刚走没多久,另外两路讨伐元鉴叛乱的部队也抵达邺城,一路是裴衍的部队,一路是李崇之子李神轨的部队。三军会合,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元鉴哪见过这样的阵势,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面对源子雍的大军,元鉴基本没有还手之力,没几天邺城就被攻陷,元鉴被杀,传首洛阳。当时葛荣正在全力攻打信都,没精力分兵救援,后来听闻邺城已被官军占领,也就不再理会。
朝廷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