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章 (第2/2页)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64至1971年之间出生,而高承勇就出生在1964年。
这个描述除了年龄之外,身高条件也比较吻合。但高承勇在犯罪期间,其实一直主要生活在白银之外,但当最终将排查范围扩展到边缘地区的时候,高承勇又已经带着全家搬到了白银。
而白银市本身的情况也相当复杂。
白银市乍一看是工矿城市,但人口构成并不象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白银市区有大量国有工矿企业,其实真正的常住人口仅占全市人口的1/4左右。自80年代中期起,白银周围的村镇有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市区,在市区寻找工作机会。
而白银市本身最主要经济支柱的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从80年代开始进入衰退期。市志上记载:「1996到2000年,全市经济增长跌入谷底,白银成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产业衰退,失业人员剧增,环境污染严重,公共服务滞后,精神文化失落,社会矛盾凸显。」
所以当时白银市人口结构复杂,流动人口多,市政管理压力大。
在这种情况下,直到90年代后半期,白银市才开始有规范的户口管理政策出台。而高承勇作案最疯狂的那几年,正好钻了人口管理疏漏的这个空子,所以一次又一次的躲过了人口排查。
与此同时,白银市人口与警力之间不成比例,警力与人口的比例是1。14∶10000,即使是白银市最中心的地区,平均下来一个警察也要负责近2000人的警情。而其中能真正投入到侦破案件上的警力就更为有限。
接下来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当年警方本身能力和资源上都有很大的局限。
一般公安机关侦办恶性刑事案件的时候,首先是勘查现场,提取痕迹证物,交给技术人员进行鉴定分析对比。
但是在90年代尚未建立全国联网的数据库,那时案件中提取的物证大多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单一孤证。也就是说,如果嫌疑人没有其他犯罪行为的话,就不会进入警方的排查和取证范围,也就不会有机会通过对比被发现。
所以尽管当时警方采集了23万枚指纹,比对则进行了至少十万枚,也能没抓住他。
2001年的时候,白银案升为部督案件,公安部派来专家参与调查,向周边省市警方通报案情。但这种通报只是通知周边各市镇警方,如果辖区内有类似的案件,要及时通知白银警方。
问题在于,高承勇从来不曾在青城镇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