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7/7页)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ǎn宛),把头发盘结起来。乌云,
指女人的头发。
⑩鹊噪频:喜鹊频繁的噪叫。古人迷信,以鹊噪为喜兆,鸦鸣为不吉之兆。
灯花:灯草芯烧时结成的花。古人迷信,以灯草结花为预示远人归来。
一任教子规声啼破海棠魂:意思是任凭子规怎样啼叫,也不会惊醒我的梦魂了。苏轼咏海棠诗,有“只恐夜深花睡去”的句子,后人往往以“海棠春睡”形容女子的睡态。子规啼声似“不如归去”,前人借以表现离愁。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出家后,改名子聪,邢州(今河北邢台县)人。金末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因不满于刀笔吏的生活,离职隐居武安山为僧。后得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留侍左右,又改名秉忠。至元元年,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与**建国初期的重大决策,成为元朝开国名臣。至元十一年(1274)卒,年五十九。秉忠自幼好学,作官后还保持僧徒的淡朴生活。常以吟咏自适,自号藏春散人,著有《藏春散人集》。《全元散曲》录小令十二首。其中[干荷叶]后四首误收。小令
[南吕]干荷叶
有感*(二首)一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二
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剉①。贴秋波,倒枝柯。宫娃齐唱采莲歌②,梦里繁华过。【说明】
干荷叶原是当时以“干荷叶”起兴的民间小曲。刘秉忠借以抒发当时文人的个人不幸或国家兴亡的感慨,表现了民间歌曲向诗人创作转化的共同特征:不甘寂寞与繁华如梦的感慨是文人的,曲调和即物起兴的手法是民间的。【注释】
①剉:折磨的意思。
②宫娃:宫女。
杜仁杰
杜仁杰,字仲梁,号止轩,原名之元,字善夫,济南长清人。金末隐居内乡(在今河南)山中,与麻革、张澄等以诗相唱和,为元好问所称赏。元初屡征不起。性善谑,学识渊博,诗有《善夫先生集》一卷,见《元诗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