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四七代政 (第2/3页)
芙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便可知太后娘娘分量。”
唐锐唇角勾起一抹自得的笑,“太后的依靠,从来不是纪国公府。反而纪国公府不管落败何地,都会因为太后而中兴。她老人家的人脉与心计,广着呢。”
“可是主子,您就不怕太后她……”
“我怕什么?”唐锐大步跨过一道高高的门槛,“我是皇子,她只是太后。太后要掌权,难道还能舍了我?”
“主子运筹帷幄!”
“如娘娘所言,七皇子果真是个蠢的。”
慈安宫,落影哂笑,“竟还妄图以袁氏为跳板。当真以为陛下许他理政就是信重了。”
“哀家喜欢这样的人。”太后闭着眼,由落影轻轻为她揉着太阳穴,“野心庞大,心计城府却贫瘠得可怜,最适合当刀子不过了。”
落影深以为然,“陛下摆明了不相信娘娘,却非要做一个态度,让世人以为您也参政。”
说是大事不决可奏于太后,可什么是大事?由谁来奏?倘若不奏,太后难道还能亲自去过问吗?
这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
“皇帝想要哀家担这个名头,那哀家就担着。有些事,虚虚实实,久了就看不清了。”
有七皇子在,她想要接触朝政,并非难事。
这很好。
沉寂了这么多年,她也终于要回到熟悉的地方。
她本就是主导朝政变迁中的其中一人,即便国公府败落,也不能影响她。
“含璋新婚后鲜少来慈安宫了,明日记得叫小厨房做些含璋喜欢的吃食。”
*
大邕历永丰十三年,衡王及皇七子代理朝政,秉帝之志,以贤治国,开恩科,兴武举。
科举过后,京中最大的看点便是校场了。
武举因不如科举那样三年一制,倒也新鲜。又因少文试,比试场合对外开放,更是引人。
今日谁中魁首,明日谁又另立鳌头,都是京中的时兴话题。
譬如这些时日,两男子便可以说风靡京城。
此二子武试各项虽不说是榜首,却稳居前列。
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偏偏两人长相一个赛一个的惊为天人,这就叫待字闺中的姑娘们心动不已了。
尤其是忠勇侯府的世子许归璋。
忠勇侯府虽然渐渐边缘化,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侯府的一个荫封都足够叫普通官宦人家奋斗两代人。
更何况,瞧许世子这派头,是要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