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 > 第107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总有分别的时候

第107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总有分别的时候(1 / 1)

【一个种族,不怕人丁稀少、血脉稀薄,怕的就是族魂的沦丧。】 【我们虽然算不上强大,但是我们庆幸,汉人野火不绝。】 【快了,已经开始复苏了……】 漆黑的天空中,金色的文字烙印诸天之中,各个时代,都绽放着精光。 晚商。 姜太公依旧在钓鱼,但是已经很久没有鱼儿上钩了。 但这好像变得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浮现于眼前的文字。 一个恢弘大世将要苏醒。 这个国不是国,军阀横立的国家,历经动荡,好像……找到正确的路了。 “这条路叫‘共产’……” 喃喃中,姜太公的眼神愈加明亮起来。 千年的跨越,清朝。 乾隆终于不再咆哮了。 他也累了。 呼呼喘着粗气,目光深沉。 他将手伸向自己的脑海,那里正静静躺着一根猪尾巴般的辫子。 他终究是个满人,对汉人,终究带着偏见。 所以看到有人奔走四方,有人为心中千秋大义,永远的献出生命,他是不屑一顾。 始终认为满洲能重现辉煌。 但是现在,他真的沉默了。 眼神也变得茫然。 “真正意义上的辉煌,到底是什么?” “一个真正的大国,又是什么?” “他们最后……不会真的成功了吧?” 就在乾隆的疑惑、沉默中,新的文字浮现。 【这场由学生引起的轰轰烈烈的运动终于迎来尾声,更多的是收尾工作。】 【在各方的压力抗议之下经过商议之后,军阀还是决定释放被捕的三十二名学生。】 画面浮现。 雨势未歇,但是已经从大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蔡园培、陈仲甫等人来到监狱门口。 陈仲甫他们是松了一口气,唯独老校长,撑着一把黑伞,没有进去。 他沉默的站在路灯之下,身形变得佝偻了,灯光将他的影子无限拉长,显得有几分寂寥。 像是做了什么决定一般,心事重重的。 “先生,我们不走!” 这时,监狱里传来学生们抗议言辞的激烈声,打破了蔡园培的心事。 他往里望去,只见牢房里大门已经打开,但是学生们却是说什么都不愿离开。 一张张青春、稚嫩的脸上,带着倔强。 “出去做什么?我们在这里多待一天,北洋的压力就会多一分,为什么要出去?” “把我们放了,然后呢?北洋依旧像没事人一样,答应在那张荒唐的合约上签字?那我们反抗还有什么意思?” “头可断,血可流,唯独合约不能答应!” “对!不出去!” 每一位学生们都义愤填膺。 “胡闹!!” 陈仲甫一声怒吼,盖过雷声和雨水。 刺眼的白炽灯下,学生们这才发现,先生早已浑身湿透,头发、脸颊、衣裳,不断往下渗着水。 看得出来,为了救他们出去,这些天他们没少操劳。 而陈仲甫一张脸是严峻到了极点,眼中的严厉,一一看向每个人。 “你们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你们以为你们是整件事问题的关键吗?别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 “一个落后的国家不可能一二天就能强壮,而是需要几代人的尽力!” “你们还年轻,天塌下来都轮不到你们顶着!” “给我读书!死命的读,未来这个国家是要靠你们的。” 刚毅的怒吼声响彻在牢房,形成回音,久久不散。 陈仲甫怒目圆睁,目光在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上扫过。 学生们通通红了双眼,眼中有着热泪在打转。 从陈仲甫的眼中,他们看到了愤怒,也看到了希望,还有欣慰……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复杂万分。 “唰唰唰!” 学生们对着陈仲甫深深鞠了一躬,然后井然有序的离开了牢房。 风起苍岚。 陈仲甫已经意识到了,路虽然已经确定了,但是还需要有人来铺路。 他们是铺路者,而非者寻路者,更不是行走者。 真正走完这条路的,会是后来的学生们。 学生们离开牢房,看到了他们的老校长。 老校长撑着伞,站在雨中,脸上带着笑,一脸慈祥的看着他们。 这抹笑容很复杂,有激动,有欣慰,还有不舍…… 他们这才发现,蔡校长已经老了,身形佝偻,鬓角也浮现了白发。 他太累了。 蔡园培放下了雨伞,任由小雨淅淅沥沥,打在了他的身上。 他却浮现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学生们回来,现在不是自己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自己必须离开北大了。 天幕中,文字浮现。 【万事都要有人来埋单,五四风雷固然轰烈,可是,由谁来埋单?】 【学生吗?老师吗?】 【不,应该是一校之长。】 【风雷渐小,但是各界反军阀、反政府的声音依旧没有停止,徐世昌大元帅决定撤离蔡园培校长之职,临时组织其他人担任北大校长。】,! 画面浮现。 依旧是北大,校长办公室内。 蔡园培默默在收拾行李,在一手孕育了北大新文化摇篮之地的办公桌上,此刻早已不再变得混乱,相反,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上面放着一份辞职信呈。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 “我蔡某也劳苦够了,我也想稍稍休息一下了。” 他将《辞北大校长职出京启事》刊登在校园报刊里,就拿着行李打算离开北大。 这次离开,他谁也没有告诉,连陈仲甫、李守长等人也没有说话。 他只想自己一个人默默的离开,正如他三年前,默默的来一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所有事情总需要人来埋单。” “五四风雷不是偶然,而是时代趋势,必然的结果,我们胜利了,但是天还没亮。” “顶多算是前进一小步的距离,点燃了很微小的一点火苗。” “离开北大,除了上面命令外,也有我自己的因素在里面,我太累了。” “我很不舍,但我很放心,仲甫、守长,北大还有你们,务必带领学生们继续开启新思想……” 离开北大前,蔡原培回过头来,看了最后一眼。 他看到了很多北大的学生,草木青葱,少年正好。 这里有铮铮爱国的怒声,有学术碰撞的议论声,还有那一抹属于青春独有的笑容。 他是教育的栽培者,看到这一幕,他很开心。 他的声音很轻,轻到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带着某种期望。 “路还长,希望你们逆着光去走它。”:()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