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 > 第108章 闹钟唤不醒这个时代但炸弹可以

第108章 闹钟唤不醒这个时代但炸弹可以(1 / 1)

蔡园培走了。 留给先人们的,是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 画面缓缓变黑,浮现的是蔡园培的生平。 【蔡园培,字鹤卿,光绪进士,年少时曾投身革命,组建‘暗杀团’。然,这不是正确的治国之道,遂赴德留学,以教育治国,为后世奠定‘学生,才是一国之未来’的基础。】 【他接手的北大,是学术风气极差,名声恶劣的北大,他离开时归还的北大,是新文化的发源地,学生各个爱国,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北大。】 这一刻,春秋。 年迈的孔子望着天幕,看着蔡园培离去的背影,不禁感慨。 “吾道同行!他是真的愿为教育牺牲自我!” 同样教书育人,期望走向大同的他,对此感同身受。 作为校长,蔡园培两袖清风,一门心思扑在学生的教育上,在他的字典里,如何搞教育才是第一位,自己的安危,则放在第二位。 蔡园培的离开,凉风中带着一点悲意。 可是离去时,他眼里带着光芒,又留下无限可能。 各朝,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心里都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现在他走了,但是以后,他会回来的! 一定会回来! 画面一变,依旧是北大校园内。 辜鸿铭在黄侃等教师的陪同下穿过北大校园。 “这个时代太乱了,不比大清好多少,到处都是乌云,看不见阳光!” 黄侃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唏嘘的说道。 辜鸿铭没有回应这个问题,只是目光深深的看了一眼校长办公室的方向。 蔡园培走的时候,虽然没有惊动任何人,但是依旧有一些风声流了出来。 突然,辜鸿铭停住了脚步,喃喃说道:“你要明白,这个世道很多人,很多事,都不是光靠人力就可以改变的。” “注定留下来的人任何人都赶不走,不注定留下来的人,没人赶也会走。” 远处传来学生的喧哗声,只见那里不远处,一群学生围聚在告示栏下,看着老校长留下来的信。 年轻的脸庞上,带着恐慌。 老校长都不在了,这个学校,还有未来吗? 与此同时,北大某处楼房中。 陈仲甫和李守长都在。 两人都望着远处黑漆漆的乌云,目光深邃。 “蔡先生走了,只剩下我们了。” 陈仲甫反应不是很大,只是淡淡说了句:“他会回来的,就像一年四季有轮回,春天走了,但是春天总会再来的,不是吗?”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蔡先生回来之前,接好他的班。” “他将一切都托付于我们了。” 于是南陈北李,都认真起来了。 “五四这场风雷,学生们只是‘闹钟’,我们只是‘炸弹’。” 陈仲甫一愣:“什么意思?” 李守长表情变得更加严肃,眼中,像是冒着火光。 “打个比方,一片大地上,躺着一群沉睡的人,远处就是火山,马上就要爆发了。” “你就像个闹钟,面对这些沉睡的人,你想把他们叫醒,你持续不断地响着,有的睡得浅的人被你叫醒了,跟你一块儿去叫醒众人。” 李守长越说越激动。 “但是人数太多了,你们的声音也太微弱,叫醒的人毕竟有限,而且保不齐有的人嫌烦,时不时还踢坏两块,那么有的闹钟怕来不及,就拿自己的生命当做原料,化成了炸弹,一下子就炸醒了一大片人!” “炸弹的威力虽大,但是它终究战胜不了人之惰性啊。只有需要闹钟,持续不断地提醒着坚持着,才能最终将所有人都唤醒啊!” 一口气说完,李守长已经面红耳赤,眼里更是坚定到了极点。 陈仲甫震惊了,显然没想到对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而对方的眼里,更是带着一抹决然。 这种决然,不止一次出现过。 他就是这样,只要能为了大义,他就会变得大无畏。 民族前进的道路需要这种决然,但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 陈仲甫心里难免升起一股担忧,害怕心中的猜想会变成现实。 他忍不住嘴唇嗫嚅了一番,似乎想说什么,可是眼前面色严肃的李守长表情果决。 “国难当头,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站出来,对立北洋卖国求荣!” 他声音铿锵。 “如有需要,守长愿以生命引导!” “哎!” 见状,陈仲甫忍不住长叹一声气,他不知道心中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但他真的害怕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这一刻,大唐。 李世民眼神复杂的看着天幕中的画面,这番‘闹钟与炸弹’的言论深深震撼到了他。 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之所以能挺到现在,就是因为这群人一次又一次,前赴后继的舍生取义,才换来的。 “弹丸之国,该死!” 李世民心中久久无法平静,忍不住怒喝一声。 而画面,还在继续。 风雷结束了,但是这场火,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 正如徐世昌说得那般,学生运动结束了,但是各地反他们的声音不曾停息,反而愈演愈烈。 北大的学堂之中。 许德珩、邓中夏等学生都在。 他们握紧了拳头,神情愤怒。 “被捕的学生们被释放了,老校长也离职了,我们辛辛苦苦掀起的风雷,就这样落幕了吗?” “不能就这样结束,钦光至死没有见到黎明的来临,我们不能就这样结束,得把这团火续上!” 有学生也感到不甘心,但是双眼里带着茫然。 “我们该怎么做?全国各地也不准有再像《新青年》那样的思想声音出现了。” “那也要做事!” 许德珩语气坚定:“去年守长先生不是发起组织爱国社团吗,少年中华学会!” 伴着话落,许德珩眼里浮现出光芒:“当时人太少了,没有成立,今年,我觉得是时候了!” “加入的人要越来越多,而且活动范围不能仅局限于京城,魔都,津城、胡南、胡北等地区也要有!甚至是海外巴黎!” 许德珩越说越激动,他忍不住站了起来。 这一天,有人心中埋下了‘少年中华’这四个字。 思想已经启蒙,挡也挡不住! 直至全国各地!:()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