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曾国藩卷 > 第21章 官场得志3

第21章 官场得志3(2 / 2)

当时,曾国藩驻军宿松,胡林翼驻军英山,议欲分三路

进攻安庆。左宗棠来营暂避锋芒,曾国藩热情地接待了他,

并连日与他商谈。四月初一日,特旨询问曾国藩说:“左宗

棠熟悉湖南形势,战胜攻取,调度有方。目下贼氛甚炽,而

湖南亦所必欲甘心,应否令左

宗棠仍在湖南本地襄办团练等

事,抑或调该侍郎军营,俾得尽其所长,以收得人之效?着

曾国藩酌量处理。”曾国藩立即于四月十三日上奏说:“左宗

棠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当此需才极亟之际,或饬令办理湖

南团防,或简用藩臬等官,予以地方,俾得安心任事,必能

感激图报,有裨时局。”曾国藩与胡林翼是在左宗棠极其潦

倒、“四顾苍茫”的时候,向左宗棠伸出了援助之手。

清廷接到曾国藩上述奏章,于四月二十日,谕令左宗棠

“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左宗棠因而正式

成了曾国藩的幕僚之一。曾国藩立即让他回湖南募勇开赴江

西战场。过了几个月,左宗棠军在江西连克德兴、婺源。曾

国藩立即于十一月二十八日专折为他和部属报功请赏,并追

述他以前的战绩说:“臣查左宗棠一军,自移师景镇,一闻

贵溪警报,分路调拨,或迎头痛击,计十日之内,转战三百

余里,连克三城,使狼奔豕突之众,喘息不得少定。实厲调

度神速,将士用命。自此股剿败之后,即有池州大股扑陷建

德,直犯浮梁、景德镇,亦惟左宗棠一军独当其冲。左宗棠

初立新军。骤当大敌,昼而跃马入阵,暮而治事达旦,实属

勤劳异常。”可谓推崇备至。左宗棠因此得晋升为候补三品

京堂。

至咸丰十一年四月初二日,曾国藩又上奏道:左宗棠

“上年奉旨襄办臣处军务,募勇五千余人,驰赴江皖之交,

方虑其新军难收速效,乃去冬堵黄文金大股,今春击退李世

贤大股,以数千新集之众,破十倍凶悍之贼,因地利以审敌

情,蓄机势以作士气,实属深明将略,度越时贤”,因而恳

请“将左宗棠襄办军务改为帮办军务”。朝廷立即照准。

这年十一月十六日,曾国藩根据闽浙总督庆端、浙江巡

抚王有龄之请,奏请派左宗棠援浙,并将在江西广信、广

丰、玉山、饶州和安徽徽州等地的陆军及昌国内河水师,统

归左宗棠就近节制调度,使左宗棠开始拥有较大的军权。但

左宗棠还未奔至杭州,杭州已于十一月二十八日(1**1年)

被太

平军占领,杭州将军瑞昌与浙江巡抚王有龄均死于战

事。于是曾国藩第四次上奏保举左宗棠。他于十二月十二日

向左宗棠通报说:“浙江竟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失守,六十万

生灵同遭浩劫,天乎酷哉!弟于二十五日复奏统辖浙江军

务,已附片密请简阁下为浙江巡抚。无论是否谕允,目下经

营浙事,全仗大力,责无旁贷。”

果然,左宗棠于次年二月(1**2年)即受命为浙江巡

抚,并根据曾国藩的奏请,命部下蒋益澧为浙江布政

使。曾国藩一方面请求辞掉自己节制浙江军务的谕令,一方

面把左宗棠推到了浙江的最高位置上。他在奏稿中写道:

“以臣遥制浙军,尚隔越于千里之外,不若以左宗棠专为浙

省,其才实可独当一面。”曾国藩如此谦让,又如此真心实

意地为清朝廷保举人才,心中哪有半点对左宗棠的嫌隙之

意?

同治二年三月十八日,左宗棠被任命任闽浙总督,仍署

浙江巡抚,从此与曾国藩平起平坐了。三年之中,左宗棠从

被人诬告、走投无路的人,一跃而为封疆大吏,这样一日千

里的仕途,固然出于他的才能与战功,而如此不断的报功保

举,也只有曾国藩才能做到。所以,左宗棠在挽曾国藩的联

中,深情地写道:“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时人及后世常爱谈曾、左交恶。其实二人仅止于有龃

龉,内里却交情至深,正如左宗棠自己所说的“同心若金,

攻错若石”。共同的事业——中兴清室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因而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也正是曾国藩“待人以诚

恕”的最好例证。

王珍,字璞山,湖南湘乡人,湘军猛将,与鲍超齐名。

太平军称鲍超为“豹子”,称王称为“斑虎”,斑虎一吼,世

人都要为之三抖。

曾国藩最早编练的湘军,只有三营团勇,分由罗泽南、

王珍、邹寿璋统管,罗统中营,王统左营,邹统右营,一营

三百六十人,三营共一千零八十人。最早时候,并无王珍的

编制,但是王珍一来湘军即光芒

大显。王珍著有《练勇刍言》

一书,湘军后来的规矩制度,大都是延用王珍的话。

湘军军纪极严,而最严者,当首推王珍一军,欧阳昱所

著见闻琐录,言王珍军纪,“士兵怀银十两者斩”,人多不解

其故,实则王军中士兵饷银,皆由营部直接拔交其家,兵士

身怀十两,不是抢劫,便是赌博,故杀之也。其它还有吃饭

不给钱,买物不给钱,犯者必死。左宗棠最敬佩王珍,然亦

谓其待部下过于严劾,即以此也。

曾国藩素来讨厌夸大之人,王珍一日谓曾国藩曰:“招

兵三千,即可灭此(注:指太平军)大敌!”曾国藩闻之大

骇,曾致函戒之曰:“仆素敬足下驭士有方,三次立功,近

日忠勇奋发,尤见慷慨击楫之风,心中爱重,恨不即游扬其

善,宣暴于众,冀为国收澄清之用。见足下所行未善,不得

不详明规劝,又察足下志气满溢,语言夸大,恐持之不固,

发之不慎,将来或至偾事,天下反以激烈男子为戒,尤不敢

不忠告痛陈,伏冀足下细察详玩,以改适于慎重深稳之途,

斯则爱足下者,祷祀求之者也。”

可是这样的信,对于王珍,并没有发生效力。曾国藩致

骆秉章书:“璞山不谅我心,颇生猜嫌,侍所与之札饬言撤

勇者,概不回答,既无片牍,又无私书,曾未同涉风波之

险,已有不受节制之意,同舟而赴敌国,肝胆而变楚越。”

由这封信,可以看出曾、王之间,业已闹翻。

但是尽管如此,曾国藩仍然对王珍报以拳拳之心。王珍抗命

不从,性质已经是背叛,曾国藩却不是小肚鸡肠之辈,在关键

时候仍然不忘时时关照王珍,丝毫没有暗中排挤之举。后来

江西林头山大战,王珍大破太平军二十万,为湘军大树声

威,名扬天下。曾国藩随即上奏褒其大功。但是不久,王珍竟

积劳成积,暴死军中,世人无不痛惜。

曾国藩以诚恳待人的事情很多,如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

院读书,有一位同学性情偏躁,因曾国藩的书桌放在窗前,

那人就说:“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中射来的,不是让你遮

着了吗?赶快挪开!”曾国藩果然照他的话移开了。曾国藩

晚上掌灯用功读书,那人又说:“平常不念书,夜深还要聒

躁人吗?”曾国藩又只好低声默诵。但不久曾国藩中式举人,

传报到时,那人更大怒说:“这屋子的风水本来是我的,反

叫你夺去了!”在旁的同学听着不服气,就问他:“书案的位

置,不是你叫人家安放的吗?怎么能怪曾某呢?”那人说:

“正因如此,才夺了我的风水。”同学们都觉得那人无理取

闹,替曾国藩抱不平,但曾国藩却和颜悦色,毫不在意,劝

息同学,安慰同室,无事一般,可见青年时代曾国藩的涵养

和气度之一斑了。

所以说一个想干大事的人光会结交

朋友是不不够的,你首先要是一个值得

朋友信赖的人,你的人格魅

力的光芒能驱散罩在人们心头的

阴云,那么你只要登高一

呼,就会“云者响集”,何愁

办事不成呢?当然人格的魅力

是装不出来的,它就像一块钢还需要“炼炉”的检验!

成功语录:人孰不欲己在己达?若能推以己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

(本章完)